8.4 节奏模式

8.4 节奏模式

不同的电影故事要求不同的节奏。我们可以画出流程线来表示故事的节奏。流程线可以帮助创作者寻找作品的视觉节奏。

img

上图的流程线所显示的视觉节奏在波峰和波谷之间交替。电影《教父》、《乱》(Ran,1985)、《愤怒的公牛》、《阿拉伯的劳伦斯》和《公民凯恩》都整体采用了这种视觉节奏。

img

这断奏的流程线所表示的则是肢体喜剧中常用的节奏。这种节奏更快,更有活力。电影《歌台三怪杰》(A Night at the Opera,1935)、《空前绝后满天飞》(Airplane,1980)和《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1985,1989,1990)用的都是这种节奏。

img

第三幅平缓的波浪形流程线代表的是变化比较平稳的缓慢节奏。电影《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1992)、《汉娜姐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1986)、《鸽之翼》(Wings of the Dove,1997)和《灵异第六感》采用的都是这种节奏。

每个电影都有自己的节奏流程线模式。这个模式可以是上述几种流程线的结合。画出流程线是体会作品的节奏感的一种简单的方式。我们会在第九章具体讨论这点。

在无声电影的时代,可以通过乐队的演奏帮助演员创造出合适的氛围和场景的节奏感。而今天,由于录音技术的产生,创作者不可能在片场拍摄的过程中通过音乐营造气氛。但是,导演仍然可以通过音乐或者节拍器来预演作品。

下图是一组节拍器的标准设置:

img

使用节拍器可以帮助创作者控制作品中对话、运动和感情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