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运动的连续性
运动的连续性也可应用对比和相似原理,此时视觉强度的大小是由观众观看屏幕时眼球的移动决定的。与任何一种视觉元素一样,连续运动的相似性降低视觉强度,而连续运动的对比则增加视觉强度。动作的连续性既可以发生在一个镜头内,也可以发生在镜头与镜头之间。
应用连续运动的对比,需要了解观众们在看屏幕的哪个区域或者他们的关注点在何处。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视觉元素有:
·运动
·明亮的物体
·饱和度最高的颜色
·演员的眼睛
·拥有最多视觉元素对比的物体
为了标明观众在观看镜头中的区域,我们在镜头或屏幕中画一个九宫格(continuum grid)。

这叫作连续性九宫格。

为了便于标示,每个小格分别排号1—9。
在一个小屏幕上,运动的连续性就没那么重要了。手持的数码设备的屏幕很小,只有1英寸或2英寸,因此在这样的屏幕上,运动的连续性几乎就不算个有效的视觉元素。由于电视和电脑屏幕平均大约21英寸,能够施展连续性对比的物理范围是有限的。家庭影院的电视屏幕则为运动连续性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然而影院以及其他巨大的屏幕例如IMAX(100多英尺长的屏幕)则可以使用运动连续性的相似和对比来影响视觉结构。
运动连续性涉及两个概念:
·观众的关注点在一个镜头内是如何移动的
·观众的关注点在镜头之间是如何移动的
镜头中的连续性
镜头内连续性相似,不需要任何被摄物运动或摄影机运动就可以产生。

该图显示了两个对话的人,当二人之间的对话改变时,观众的注意力自然会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镜头上添加的九宫格显示,两个人处在同一个格子里。这意味着,在对话期间,观众的注意力始终都会保持在这个格子中。这就产生了运动连续性的相似。
在镜头内同样会产生动作连续性的对比。

现在,两个对话的人距离稍远了一些,此时产生了运动连续性的对比,因为在两人谈话期间,观众的关注点在Q3(应为Q4,疑为原文有误。——编者注)与Q6两个格子之间移动。此时,观众的注意力并不是由两人之间移动的物体所引导的(连续性相似),因此每一次当说话人改变时,观众的注意力是突然转换的。

随着两人之间的距离增加,连续性对比就加大了。在宽屏幕的画框内,观众视线的跳跃距离更远了。随着屏幕尺寸缩小,连续性对比就减小了。小型和中等屏幕上,连续性的对比就不成为重要的视觉元素了。
利用被摄物的运动,同样可以创造出镜头内运动连续性的对比和相似。

当运动的被摄物抓住并引导观众注意力时,就会产生连续性相似。一个男人走进屏幕,与等待的女人交谈。这个男人停在女人身边,过了一会,女人走了。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关注点很自然地从第一个人转移到第二个人,因为第二个人开始运动的地点与第一个人停止运动的地点处在同一个格子。这种连续运动的相似,有计划地引导着观众的注意力横穿屏幕:首先跟随第一个人,然后跟随第二个人。
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的《妮诺契卡》(Ninotchka,1939),以及马丁·斯科塞斯的很多电影中的长镜头,例如《愤怒的公牛》、《好家伙》(Goodfellas,1990)和《赌城风云》(Casino,1995)等,都在复杂的场景设置中利用了运动连续性的相似。
在镜头中同样可以出现运动连续性的对比。

在此例中,有两个运动的被摄物。后景中,男人走入,然后停下了。过了一会,前景中,女人走入了屏幕范围。此时观众的关注点会沿着斜线移动,从男人移动到女人身上。屏幕上并没有实际的运动指引着观众将视线从第一个被摄物转移到第二个被摄物。这种关注点位置的变化就是运动连续性的对比。
镜头之间的连续性
当镜头通过剪辑连接在一起时,运动的连续性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上图为两个镜头:一个是男演员站在走廊的广角镜头,另一个是同一个演员的特写镜头。在广角镜头中,观众的关注点在走廊的演员身上,而在特写镜头中,关注点是他的眼睛。

如果在这两个镜头上画上九宫格,那么会显示出不同的关注点的位置,二者剪辑在一起,就会产生运动连续性的对比。通过这一剪辑,观众的注意力就会从Q3格(屏幕右侧)转移到Q4格(屏幕左侧)。这便产生了镜头之间运动连续性的对比。

这两个镜头中的一个可以重新构图,以创造镜头间连续运动的相似性。

将这两个镜头重叠在一起,可看出它们的关注点是重合的,这时会产生动作连续性的相似,因为观众的关注点不会因为此处的剪辑而改变位置。关注点在两个镜头间保持在同一格子内。
利用故事板可以把握镜头中或镜头之间的运动连续性。以下这个故事板很好地说明了对比和相似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镜头1

镜头2
镜头1显示一个物体的运动(一辆开动的车,一个奔跑的演员等),从Q7格(左下角)以直线运动到Q9格(右下角)。镜头2中的曲线运动开始于镜头1中运动结束的格子。

镜头1和镜头2
当二者叠加时,运动的连续性就展现出来了。观众的关注点会跟随镜头1移动,并平缓地移动到镜头2中。当把两个动作剪接在一起时,会呈现出一个连续的轨迹或线条。这是镜头与镜头之间动作连续性相似的例子。

镜头3

镜头4
镜头3和镜头4显示了镜头间运动连续性的对比。在镜头3中,物体从Q7格(左下角)运动到Q9格(右下角)。在镜头4中,观众的注意力必须快速地移动到Q3格(右上角),去关注第二个运动的物体。观众这种自发的注意力转移就形成了运动连续性的对比。

镜头3和镜头4
当把镜头3和镜头4叠加时,运动连续性的对比就很明显了。两个运动的物体构成了两条完全分离的轨迹。

镜头3和镜头4
但实际上,镜头3和镜头4叠加时产生了三条线。两条线是物体的运动形成的,第三条是观众注意力从Q9格(右下角)的第一个物体转移到Q3格(右上角)的第二个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