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使用视觉结构

10.4 使用视觉结构

选择视觉元素,是构建视觉结构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不同的导演、摄影师和美术设计师,通过不同的方式构建自己的视觉结构。在这里,我将给你们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你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你尽可以无视任何计划,在每天拍摄前,临时依靠灵感给自己的作品制定一个视觉结构。当然,这需要你思维敏捷,才智超群。和演员还有剧组成员进行即时即地地沟通合作,是最让人兴奋的事情,但这样的方式也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灵感可以带来独一无二的作品,但是灵感也很难维持,你很难让你的同事们跟上你的思维。而且,灵感有时候是不可靠的。

在你开始之前,把安排写下来。把对场景和视角的理解写进剧本。

再把复杂的视觉元素记成简单的笔记。如果某个元素是要造成对比或相似的效果,留下笔记以提醒自己。导演们总是在剧本中记录下演员的感情状态或某个场景的布景,同样的,视觉元素的选择和视觉结构的使用也可以写在剧本的空白处。关于色彩对比、摄影机运动、镜头选择或是分镜头的笔记可以时刻提醒导演确定他的视觉结构。

这样的进程越早开始越好。在准备过程中,可以咨询摄影师和美术设计师,和他们商量如何把握视觉元素。留下充足的时间让方案成熟,然后再不断修改直至满意为止。在片场,你的笔记将会不断提醒你实施你自己的想法,并保持你思维的连贯性。

还有一个诀窍是故事板。故事板的主要目的是在正式拍摄前帮助你预览作品的视觉效果。故事板非常重要,不能等闲视之。构思完美的故事情节图,其重要性堪比剧本。作为导演,可能需要画好多遍故事板,就像编剧要写好多遍剧本。但是它给你提供了一个契机,让你在拍摄之前就预览作品的视觉效果,并加以改进。使用故事板还可以帮助你构思剪辑、场面调度和设计视觉元素。

有些视觉预览软件可以在电脑里虚拟出布景和演员。这种虚拟软件就像一个实时实地的故事板,可以在其中随意剪辑,就像一部已经完成的电影。有好几套程序都可以让你在电脑里设置虚拟的场景,选择故事地点,并且精确规定机位和拍摄角度。

通常情况下,特效电影中一些有复杂动作场面的片段会在拍摄前反复在虚拟软件中测试,直至确保没有问题。在拍摄电影《战栗空间》(The Panic Room,2002)前,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在电脑上预览了整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导演斯皮尔伯格在重拍《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2005)时,也借用了一套实时的模拟系统把演员的动作和电脑特效结合在一起。

在虚拟软件里准备的过程,就像在剧场演话剧那样,把演员们集合在一起排练你的作品。你可以在电脑中实时预演整个剧本,因此能够从头到尾不受任何干扰地预演你的作品。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下次看见如此完整的作品,就是在剪辑室了。

在预演的过程中,可以仅仅关注故事和演员,免于各种设备和日程的烦扰。你可以找到最好的演员站位,修正故事视角,并进一步思索如何安排视觉元素,思索每一个视觉元素可以怎样支持叙事,思索视觉元素可以怎样突出视角或者演员的表演。

随着预演的不断改进和成熟,你可以邀请剧组的核心成员一起观看,并共同设计视觉结构。你们可以一起讨论摄影机的角度,或者录下预演,并用不同的摄影机角度进行试验。

现在可以把演员带到拍摄地点,然后按照电脑模拟的预演效果用摄影机拍摄。从各个角度拍摄,剪辑后看你自己是否满意。摄影机并不贵,而且很好操作,所以用摄影机录下整个电影的预演都是可能的。仔细研究一下这个版本的电影,看看各个视觉元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如果演员们很难请到,那么也可以请你的朋友们代替。手绘的故事板总是有些问题,因为在真正的摄影机上很难重现这些图案。所以,最好在拍摄地点用相机照几张照片,这些照片比手绘的故事板更精确。

你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照,随后再决定哪个角度是最好的。照片可以显示出摄影机角度、焦距、影调、线条、形状和色彩的一系列问题。拍下这些静态照片可以帮助你在正式拍摄前检验各个视觉元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