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927年)
1914年,我在《意象》杂志上匿名发表了“米开朗琪罗的摩西”这篇文章。几年之后,好心的欧内斯特·乔恩斯博士给我寄来了1921年4月份《柏林顿》杂志中的几页副本。我的兴趣因此再次转到先前对摩西像的阐释上。这几页是H.P.米歇尔写的一篇关于12世纪的两座铜像的文章。这两座铜像据说是当时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凡尔登的尼格拉斯所铸,现存于牛津的阿斯莫林博物馆。我们还在维也纳附近的托尼、阿拉斯、克伦斯登堡收集到了这位艺术家的其他作品。“哥伦岗的三王圣祠”被视为他的代表作。
米歇尔描述的两尊塑像中有一尊有9英寸多高,手里拿着两块法版,毫无疑问,正是摩西。这也是尊坐像,身上裹着一件飘忽的长袍。他的表情复杂,既有强烈的感情,又带些悲伤。他的手抓住长长的胡须,其中几绺牢牢地夹在大拇指和手掌间。也就是说,这一姿势恰好与我假想中摩西像所表现的那一阶段之前的姿势一样。
看一下图6的解释,就能看出这两尊间隔了3个世纪的作品的主要差别。洛林艺术家的摩西像中,十诫放在膝上,左手握住上沿。如果我们把十诫换到身体的另半部,放到摩西的右臂下,就成了米开朗琪罗的摩西像了。我认为摩西把手猛地插进了胡子,如果我的这种看法不错,那么1180年的摩西像表现的就是暴风雨般发泄感情的一瞬。而罗马维科里的圣皮埃特罗教堂里的这尊摩西像则表现了暴风雨结束后的平静。

图6 12世纪凡尔登的尼格拉斯所铸摩西铜像
我觉得这一新的证据更能证明我在1914年做出的解释是正确的。或许某些艺术鉴赏家们能够及时填补凡尔登的尼格拉斯的摩西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巨匠的摩西之间的鸿沟,告诉我们在中间这段时期内,表现摩西的一些实例从哪里可以找得到。
[1]应该指出,特意放在坐像膝上的披风否定了贾斯蒂的这一观点。相反,我们由此觉得摩西先前是平静地坐着的,后来因为突然发现了什么,才大吃一惊。
[2]顺便提一句,维也纳艺术精品学会的收藏品中,有一尊更大的摩西石膏塑像,上面也错误地复制了这一细微之处。
[3]帕米杰诺:意大利北部城市巴马人,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代表作有“摩西”,还有壁画“阿克忒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