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峡谷的古老历法
怒江峡谷山高谷深,海拔落差大,气候复杂,生栖在那里的各民族子民们对自然界草木枯荣、鸟飞虫鸣、天气变化、星斗转移等现象进行观察,总结出多种不同的自然历法。这些历法是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
怒族农业历
怒族历法与农业关系密切,怒族人称之为“农业历”。这种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不分大小月和闰月。12个月又分为两季:农耕季和农闲季。农耕季备耕、播种、薅锄,相当于公历的三月到九月;农闲季收割、砍柴、编织、打猎,相当公历的十月到次年的二月。农闲季又分为三个阶段,从事农事主要靠观察自然现象,如树发芽、阳雀叫,开始翻土犁地育秧苗;黄泡熟,开始种玉米;树叶变黄,开始播麦;等等。
勒墨人的古老历法
在勒墨人的古老历法中,一年有13个月,每月30天。平年12个月,没有二月。二月为闰月,也叫闲月或余月,是否有闰月要等三月到了才知道。桃花开为三月的开始,桃花开了就算是正月刚结束,也算进入了三月,就没有二月了。如正月过去桃花未开,就有了二月,全年就为13个月。这种历法有大小月之分,出现月牙为初三,月圆是十五,以此类推。初一过后是初二,但如果晚上月牙已出现,那就算到了初三而没有初二,这一月就只有29天,为小月。如此推算,平年12个月354天,闰年13个月384天。
独龙族的原始历法
独龙人视头年大雪封山到次年大雪封山为一年,其间从这次月圆到下次月圆为一月。全年12个月,依次为:“得则大龙”,即松闲月,男子可打猎,女子可织布;“阿蒙龙”,山顶雪未化,可在江边种洋芋、小麦;“阿暴龙”,大地发青,可为播种做准备;“奢久龙”,鸟开始鸣叫,播种开始;“昌木蒋龙”,即花开月,百花齐放,可种玉米、稗子等作物;“阿累龙”,竹子出笋的季节,可给庄稼薅草;“布安龙”,是青黄不接的饥饿月;“阿茸龙”,山草开花,瓜果成熟;“阿长木龙”,收获开始的季节;“者洛龙”,收获月;“总木甲龙”,降雪月,准备过冬;“力哥龙”,打猎季节。
傈僳族的自然历法
傈僳人把一年划分为干、湿两个大季,干季从头年十一月到次年二月,湿季从三月到十月。同时又把一年划分为10个小季(月),依次为:花开月(大致相当于公历三月,下同)、鸟叫月(四月)、烧山月(五月)、饥饿月(六月)、采集月(七至八月)、收获月(九至十月)、煮酒月(十一月)、狩猎月(十二月)、过年月(一月)、盖房月(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