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准备
一、家兔繁殖特性
1.繁殖力强
家兔的繁殖力强不仅表现在每窝产仔多(每胎6~8只),如图2-7所示,怀孕期短(平均31天),而且表现为仔兔生长发育快(见图2-8),性成熟早(3~6月龄),母兔可常年发情配种,一年多胎(一般年产4~5胎,有的多达8~10胎),母兔产后不久(产后1~2天)即可配种受孕。据报道,一只繁殖母兔一年可提供商品肉兔55只。
图2-7 一窝初生兔
图2-8 12日龄的兔子
2.公兔睾丸位置可变化
公兔睾丸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胎儿期和初生仔兔的睾丸位于腹腔,1—2月龄兔的睾丸下降到腹股沟管内,表面未形成阴囊。2.5月龄以上的公兔已有明显的阴囊。睾丸降入阴囊的时间一般在3.5月龄,成年公兔的睾丸基本上在阴囊内。由于腹股沟短而宽,且终生不封闭,因此,成年公兔的睾丸可以自由地缩回腹腔或降入阴囊。在公兔选种时要注意到这种特性,不要把睾丸暂时缩回腹腔的公兔误认为隐睾。所以检查时要将公兔头向上提起,用手轻拍臀部数下,或在腹股沟管处轻轻挤压,避免误判。
3.公兔夏季不育
夏季,当外界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公兔精子活力下降,密度降低,死精和畸形精子的比例增高,性欲也减退,这种现象称为公兔的夏季不育。环境温度和光照对兔的繁殖有影响。3月份公兔射精量和精子密度最高,精子活力最好。这种现象和家兔的繁殖生理不无相关。家兔对环境温度敏感,当外界温度上升到32℃以上时繁殖性能下降,甚至停止繁殖。在重庆市,7、8月份平均气温为26~35℃,不是繁殖的适宜时期。光照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公兔和母兔对光照的要求不甚相同,公兔喜欢较短的光照,而7月份光照时数最长。由于气温、光照等的影响造成家兔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公兔睾丸在7月份缩小60%,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性欲降低,食欲减退,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故公兔会出现夏季不育现象。
4.双子宫与阴道射精
母兔子宫属双子宫类型,有两个完全独立的子宫,两侧子宫各有一个子宫颈开口于阴道,两侧子宫无子宫角和子宫体之分。由于母兔子宫体的特殊性,因而不会像其他家畜那样,发生受精卵可以从一个子宫向另一个子宫移行的情况。母兔的阴道较长,然而公兔的阴茎较短。这种奇特的生殖器官结构决定了公兔射精的位置在阴道,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不会影响双子宫受孕,但在人工输精时往往由于输精管插得过深,可能只插入一侧子宫颈口内,导致出现一侧子宫受孕,另一侧子宫不孕的现象。
5.母兔是刺激性排卵动物
母兔经过交配刺激,或者其他类似交配刺激的外源刺激后(如采毛、抚摸臀部、刺激阴户、注射激素等),10~12小时卵子才从卵巢中排出,这种现象称为刺激性排卵或诱发排卵。所以母兔达到性成熟以后,母兔虽每隔一定时间进入发情状态,但并不伴随排卵,只有在公兔交配或相互爬跨才发生排卵。但是,母兔虽是刺激性排卵,也常发生排卵不一定发情的现象,如采用人工授精,母兔输精的理想时间应该在诱发排卵后的2~8小时。
6.母兔有假孕现象
母兔在受性刺激后排卵而未受精,会形成已怀孕的假象,即母兔假孕现象,表现为母兔拒绝配种,不接受公兔交配,到假孕末期,母兔有临产行为(如衔草做窝、拉毛营巢、乳腺发育并分泌少量乳汁)。主要原因是公兔无效交配或母兔间相互追逐爬跨造成的。母兔的这一系列假孕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可能是受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激素异常影响而引起生殖系统某些器官兴奋造成的。假孕时间为16~17天。
二、家兔生理与生长发育特点
1.家兔生理代谢特点
家兔正常体温一般保持在38.5~39.5℃。家兔生长繁殖适宜温度范围为15~25℃,临界温度为5℃和30℃。即超出临界温度范围家兔就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外界温度在32.2℃就对家兔非常有害,当温度上升到35℃时,如不采取降温措施,就有可能使家兔死亡。家兔怕热而不怕冷(初生仔兔除外)。在某些条件下,成年兔可以忍耐0℃以下的气温而不致死亡。在低温时家兔需要消耗较多的饲料来产生热能以御寒。
家兔呼吸频率平均每分钟46次,范围在每分钟36~56次。外界温度升高时,家兔通过增加呼吸次数呼出气体蒸发水分,以达到散热的目的,但由于家兔胸腔较小,肺又不发达,呼吸频率本身相对就较高,依赖其增加呼吸频率散热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家兔平均心率为每分钟205次,范围在每分钟123~304次,在应激情况下很容易引起心动过速、代谢紊乱等问题。
2.生长发育及换毛
母兔怀孕时,胎儿的生长发育以怀孕后期最快。妊娠后期胚胎生长很快,占初生仔兔重量的89.18%。胎儿这一阶段的生长速度不受性别的影响,受怀仔数、母兔营养水平和胎儿在子宫内排列位置的影响。一般规律是,多胎的胎儿体重小;母兔营养水平低,胎儿发育慢;近卵巢端的胎儿比远离卵巢端的胎儿重。
仔兔出生时,全身裸露,眼睛紧闭,耳闭塞无孔,趾间相互连接在一起,不能自由活动;3~4日龄即开始长毛;4~8日龄脚趾分开;6~8日龄耳朵根出现小孔与外界相通;10~12日龄眼睛睁开,出巢活动;21日龄左右可正常吃料;30日龄被毛基本形成。
家兔生长发育迅速,仔兔初生重量为50克左右,1月龄时体重相当于初生时的10倍,初生至3月龄体重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3月龄后增生相对缓慢。一般规律是生长前期快,生长后期慢,但不同品种的生长速度是不相同的。母兔在性成熟开始时,其生长速度比公兔快。在8周龄内并不明显,从8周龄到26周龄则明显地表现出来,所以成年母兔体重大于公兔体重。家兔性成熟较早,小型品种3~4月龄性成熟,中型品种4~5月龄性成熟,大型品种5~6月龄性成熟。家兔体成熟比性成熟约迟1个多月。
正常情况下,由于年龄和季节的原因,兔毛生长到一定时间后会发生自行脱落,并在原处长出新毛,这个过程称为换毛。正常的换毛可分为年龄性换毛和季节性换毛两种。
年龄性换毛:发育正常的仔兔出生后30天就可形成被毛。此后在不同的生发育时期共有两次年龄性换毛,第一次在30~100日龄,第二次在130~180日龄。6.5~7.5月龄后则和成年兔一样,仅有季节性换毛。
季节性换毛:家兔进入成年后,每年在春季3~4月份和秋季9~10月份各换毛一次。这种季节性换毛与光照、温度、营养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其饲料条件好,兔体健壮,则换毛期可缩短;反之,就是相对延长。家兔换毛期体质较弱,消化能力降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减弱,容易感冒。因此,换毛期间应加强饲养管理,喂食易消化、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特别是含硫氨基酸丰富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