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准备
一、产品营销
家兔产品营销就是把生产出来的家兔产品(包括种兔、兔毛、兔皮、兔肉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东西)通过一定的渠道销售出去,以获取应有的经济效益,也就是将家兔产品通过市场交换变为商品,为消费者所利用的一种过程。开展家兔产品营销,一切要以满足市场消费需要为依据,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须注意以下三点:①要重视信息,掌握市场动态以指导产销;②要重视产品质量,充分发挥潜在性能,不断进行创新;③要搞好服务,协作各方,拓展市场。通常要学会进行营销方案的制定及购销合同的签订。
1.营销方案
(1)市场调研与分析。市场调研一定要力求真实,要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及时提供兔产品的市场行情和最新动态。调研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做到有的放矢,全面了解。其主要方法是实地调研,要查看企业内部购销资料,亲临养兔生产第一线与生产者交流,到交易现场直接咨询,也可以通过国家畜牧兽医部门、各级兔业协会、养殖专业书刊和科技报纸、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展销交易会等多种渠道来了解,还可通过各种媒体及网络进行了解。
(2)销售预测。养兔业内人士需要对销售市场进行预测,它是对市场进行系统、客观、全面的调研后做出的推测,包括市场需求、市场潜在需求量等,以及注意加工企业的需求。
(3)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就是要确定企业及其产品在目标市场上所处的位置,或者说是确定企业及其产品在目标市场上与竞争者的相对位置。使经营者所提供的产品有一定的特色,适应特定顾客的需求和偏好,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有所区别。这里就包含了企业定位和产品定位。任何养兔企业都不可能满足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的需求,只能满足一类或几类特定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兔产品市场而言,最主要的是根据家兔产品本身的特点精确定位。如兔肉的“五高五低”营养价值特点;兔毛具有纤维细柔、色泽柔和、吸湿性强的特点;獭兔皮的“短、细、密、平、美、牢”的特点,獭兔饲养场的产品的购买方一般是裘皮生产加工企业。由于许多产品特点为所有兔场共有,品质特色与诚信就成为产品定位与企业定位的重要因素。
(4)价格定位。价格由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利润和税金等构成,它是市场营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可控因素中最难以确定的因素。在市场营销环境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企业必须重视产品的价格定位。养兔企业在考虑商品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三大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其定价目标。家兔生产企业一般以获取利润为定价目标,或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定价目标,或以销量为定价目标,或以争取产品质量领先为定价目标,或以树立和维护经营者的形象为定价目标,或以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为定价目标等。不同的生产经营者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综合考虑市场行情状态和当地同类产品的价格,权衡利弊,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制定不同的定位目标。
产品定价不是一成不变的。价格定位后,产品投放市场,有可能与预期不太一致,或经过一段时期后不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应及时进行价格调整,以重新定位。不管是涨是跌,首先要分析需要调整的原因,其次要把握市场动态,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状况,抓住机遇,善于调整,但要防止出现市场波动。目前家兔产品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到收购商的制约。
(5)销售形式。销售是把家兔产品从生产者传递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故家兔产品有直接销售、间接销售两种形式。目前养兔场生产的产品需经过再次加工才能成为消费商品,因此大多兔场产品都销售给加工企业,只有部分兔肉可经过中间商销售给消费者,极少部分兔肉能够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养兔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销售形式。
(6)广告宣传。如何让消费者尽可能早地接受兔产品,避免出现信息滞后、流通不畅和增产不增收的结果,使家兔产品在品种、花色、地点和时间等方面做到产销对路,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必须学会运用广告。广告宣传就是企业通过特定的传播媒体向需求者传递商品的品种、规格、质量、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及信息的一种宣传方式,以此促进产品的销售。广告宣传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独创性,并尽可能达到艺术性,以表现产品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习惯,根据市场需求有目的地推销产品。
(7)售后服务。家兔产品的售后服务主要涉及养兔龙头企业及种兔场。为扩大种兔的销售,增加周边小规模养殖场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以技术作保障扶持新养殖企业,在种兔销售过程中承诺售后的一些配套服务项目。售后服务首先把提供的服务内容交代清楚,最好能以书面形式加以确认,让客户放心。对客户提出的一些合理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尽可能实行跟踪服务,如现场指导、技术培训、电话咨询等。售后服务也是企业参与竞争的一种手段,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带来更广的顾客群体,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购销合同
(1)合同。一般小规模养兔场不通过合同方式购销,规模化养兔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签订的合同有购销合同、产品回收合同、技术合作协议等。购销合同内容应包括标的物、数量和质量、价款、履行的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双方当事人依据法律就购销合同主要条款协商一致,签字、盖章,合同就成立。
(2)定金与保证。当事人一方可向对方给付定金。购销合同履行后,定金应当收回,或者抵作价款。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3)违反购销合同的责任。供需双方不能履行合同,应按相关法律支付由此产生的费用,并偿付违约金、赔偿金。
(4)购销合同的执行。供货方必须对产品的质量和包装质量负责。产品质量的验收、检疫应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有关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当事双方协商确定。
二、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
1.成本分析与核算
(1)成本。兔场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费用(材料和人工费,如固定资产折旧、种兔摊销、员工工资与福利、饲料、药品、技术咨询与培训等)和间接费用(经营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维修费、易耗品、水电、办公、运输、检验、土地租金等)。期间费用包括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
(2)成本分析。它是兔场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兔场所有费用支出项目进行比较,找出影响成本变化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生产,节约资金,降低成本。
固定成本是兔场必须按期支付的费用,如购置土地、兔场基本建设各租赁费用、机械设备和笼器具折旧、兔场管理费、基本工资等。随着产量的变化,生产单位兔产品的固定成本也会发生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控制可变成本,合理购置、使用、保修和管理器具,提高利用率和利用效果,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
可变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减而发生相应变化的费用,如饲料费、防疫费、水电费、临时工资等。可变成本有时同产量不是成比例变化的。控制可变成本主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增加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效益,这种成本的增加是有价值的,而降低很小的成本引起较大幅度的效益损失是得不偿失的。
(3)生产成本计算。一是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每年折旧费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二是种兔摊销费。种兔年摊销费=(种兔原值-种兔残值)/种兔使用年限。
(4)销售成本。指销售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与已经销售的兔产品所分担的生产成本之和。如某养兔场全年有繁殖母兔5000只,生产中共花费各种费用合计200万元,当年出售商品兔160000只,销售中用于运输、包装、差旅等费用计5万元,则兔产品销售成本为:200+5=205(万元);单位兔产品成本:205/160000=12.8125(元/只)。
(5)兔场成本核算。在进行兔场成本核算时,首先确定核算的对象(可以按年龄分为种兔、后备兔、幼兔、商品兔等群体对象),然后根据对象明确成本开支范围和核算的具体项目,计算各部分支出的费用,并全部归集,再计算总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之和),最后建立明细账和计算表,分析各个项目、各个时期开支情况和状况等。
①种兔成本核算。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计算出种兔群饲养的总成本,然后再计算种兔饲养日成本。
种兔饲养日成本=种兔群饲养总成本/种兔群饲养只日数
②商品兔成本核算。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计算出商品兔群饲养的总成本,然后再计算商品兔饲养日成本和商品兔增重单位成本。
商品兔饲养日成本=商品兔群饲养总成本/商品兔群饲养只日数
商品兔增重单位成本=(商品兔群饲养总成本-副产品价值)/商品兔群增重量
商品兔群增重量=该群期末存栏活重-期初结转、期内转入和购入的活重
2.财务经费管理
兔场经费管理包括兔场发展资金,正常生产和周转的流动资金,抵抗市场变化的风险资金,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资金,生产成本和利润等。经费管理应在主管领导的监管下,按有关规定由财务人员管理。小规模的养兔场经费管理由主管领导兼任财务。
3.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是养兔生产的核心问题,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养兔场最终目标。一是提高生产水平,实现增收;二是减少饲养费用,节省开支;三是把握好市场,做好产品营销。具体来说要采取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饲养优良品种。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用品系、兔群之间生产性能差异很大,饲养成本大致相同,产生效益却大有差别。因此,一定要注意品种质量的选择,培育优良的后代,充分发挥良种的潜能,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要到有资质、有种兔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去引种。种兔场引种一定要到上一级种兔场或至少是同级种兔场引种,不要图低价而购买劣质种兔。本场留种兔时要选优汰劣,把本场最优秀的个体留作种用,扩大优良兔群。杂交兔本身生产性能较好,但不能留作种用。引种时应少量引进,逐步扩群,减少引种费用。
(2)推广现代科技生产技术,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科学的生产方法是提高养兔效益的重要一环。在生产上应科学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科学饲喂,达到提高繁殖率、提高仔兔成活率、预防疾病的效果。推广和应用颗粒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采用新型笼舍笼具,减少投入,提高劳动效率。
(3)采用现代化、规模化生产。养兔企业要提高效益,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目前规模化的养兔场基本配备了全封闭管理技术、自动供水、自动供料、自动除粪、自动调温调湿、自动通风除臭等机械化设施,实现了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已经在人工授精的基础上实现了“五同期”(即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产仔、同期断奶、同期出栏)。即保证工厂化的周期生产,又降低了疾病发生的风险,值得大力推广。
(4)生产与市场相结合,保持适度生产规模。应及时把握好市场行情,依据兔场情况调整养殖规模,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不能无计划盲目生产。养兔生产有高潮与低潮,在低潮时应淘汰劣种,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准备下一生产;高潮时要加强繁殖,多生产多出栏,使效益最大化。
(5)保证品质稳定市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千方百计保证家兔产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同时在完善配套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宽销售市场,以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加兔场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