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准备

任务准备

舍内养兔密度较大,伴随排泄物的产生及变化(特别是腐败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水汽、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等,增加了兔舍环境控制的复杂性。一个结构完整的养兔场,按生产功能可分为生活管理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隔离、粪污处理区等。

一、兔场功能分区

1.生活区

生活区主要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门卫室、外来人员更衣消毒室和车辆消毒设施等。生活区应在靠近场区大门内侧集中布置,并设围墙与生产区分隔开。员工生活和办公的生活区应占场区的上风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段(地势和风向不一致时,以风向为主),如图4-3所示。大门前设车辆消毒池。场外的车辆只能在生活区活动,不能进入生产区。

图4-3 按地势、风向的分区规划

2.辅助生产区

辅助生产区主要是供水、供电、供热、维修、仓库等设施,这些设施应紧靠生产区布置,与生活管理区没有严格的界限要求。饲料仓库的卸料口开在辅助生产区内,仓库的取料口开在生产区内,杜绝外来车辆进入生产区,保证生产区内外运料车互不交叉使用。

3.生产区

生产区是兔场的核心,包括各种兔舍和饲料加工、贮存的建筑物。兔舍包括种兔舍(种公兔舍和种母兔舍)、繁殖兔舍、育成兔舍、幼兔舍和育肥兔舍。种兔舍应放在僻静的地方,处于兔场的上风向。繁殖舍要靠近育成兔舍,以便兔群周转。幼兔舍和育成兔舍应处于空气流通的地方,育肥舍应靠近兔场一侧的出口处,以便出售种兔及商品兔。禁止一切外来车辆与人员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应该处在生活区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

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饲料加工、贮存的建筑物应设置在生产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的地方,并距兔舍较近。由于防火的需要,干草和垫草堆放的位置必须处在生产区下风向,与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的卫生间距。

4.隔离、粪污处理区

兽医室、病兔的隔离室、病死兔的尸坑、粪污的存放、处理等属于隔离区,应设在场区的最下风向,即地势最低的位置,并与兔舍保持300米以上的卫生间距。场地有相应的排污沟、排水沟及污、粪水集中处理设施。隔离区的污水和废弃物应该严格控制,防止疫病蔓延和污染环境。如图4-4所示。

图4-4 兔场的规划布局

二、兔场附属设施

1.防护设施

养殖场界要划分明确,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四周应建较高的围墙或防疫沟,以防止场外人员及其他动物进入场区。在兔场大门及生产区、兔舍的入口处应设相应的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槽或喷雾消毒室、更衣换鞋间等)。车辆消毒池长应为通过最大车辆长度的1.5倍。

2.道路

兔场内的道路分人员出入、运输饲料用的清洁道(净道)和运输粪污、病死兔的污物道(污道),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主干道连通场外道路。道路应坚实,主干道宽4米,其他道路宽3米。场区内道路纵坡一般控制在2.5%以内。

3.绿化

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兔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