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准备

任务准备

家兔的营养需要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水。

1.碳水化合物

家兔采食饲料中的三大有机物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它们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释放出分子内潜藏的化学能量,再转化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在植物性饲料中占70%左右,是家兔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体内热能的主要来源,在体内可转变为糖原和脂肪,作为营养贮备在肝脏和肌肉中备用;也是合成乳脂和乳糖的原料。

碳水化合物不足就是能量的不足,这时家兔为维持生命活动就停止生产,并动用体内储备的糖原和体脂用以供能,造成体重减轻,生产力下降。碳水化合物缺乏严重时家兔便分解自身蛋白质供给最低能量需要,造成家兔消瘦、抗病力下降,甚至死亡。

碳水化合物中的粗纤维虽不易消化,但可使胃肠道有一定的充盈度,使家兔有饱腹感,并使胃肠道正常蠕动,避免饲料在胃内结成团块不易消化而引起肠炎,对保证家兔的最快生长速度十分有利。据研究,日粮中含有12%~15%粗纤维可使肠炎发生率降低到最低。从生理角度看,粗纤维含量的最小值为6%~12%,生产中常有因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低,家兔为保持纤维量而吃毛的现象。当有15%粗纤维时不发生吃毛现象,也可减少肠毒症发生。但当粗纤维超过20%时,可能引起盲肠梗塞。青绿饲料和粗饲料是粗纤维的重要来源,家庭养兔应以草为主,精料为辅。

饲料中的能量蕴藏在营养物质之中,营养物质的代谢必然伴随着能量代谢。能量水平在家兔饲养标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饲养效果与能量水平密切相关,即能量水平直接影响生产水平。

家兔和其他单胃动物一样,能自动地调节采食量以满足其对能量的需要。不过,家兔消化道的容量有限,因此,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当日粮能量水平过低时,虽然它能增加采食量,但仍不能满足其对能量的需要,则会导致家兔的健康恶化,能量利用率降低,体脂分解过多导致酮血症,体蛋白分解过多而致毒血症。

若日粮中能量过高,谷物饲料比例过大,则会出现大量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由小肠进入大肠,从而增加大肠的负担,出现异常发酵,轻则引起消化紊乱,重则导致消化道疾病。另外,如果日粮中能量水平偏高,家兔会出现脂肪沉积过多而肥胖。对繁殖母兔来说,体脂过高对雌性激素有较大的吸收作用,从而损害繁殖性能;公兔过肥会造成配种困难。控制能量水平会推迟母兔性成熟月龄,对其以后的繁殖机能是有益的。对毛用兔,过高的能量供给对毛的产量和质量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要针对家兔的不同种类、不同生理状态控制能量水平,保证家兔健康,提高生产性能。

2.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作用不能由其他物质所代替。蛋白质是构成家兔机体的主要成分,是体组织再生、修复的必需物质,是兔产品的重要原料。

当饲料中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适当时,可改善日粮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当蛋白质不足或质量差时,将影响日粮的消化、利用,严重的可导致家兔抗病力减弱、体重下降、生长停滞、受胎率降低、产弱胎和死胎。如果饲料中蛋白质过多,蛋白质在胃肠道内受细菌作用发生腐败,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增加肝、肾的负担,还会导致热量消耗增加。因此,应合理搭配饲料,在保障蛋白质供应的同时,避免蛋白质过剩。

3.脂肪

脂肪是构成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家兔生产和修复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脂肪是供给家兔热能和贮备能量的重要物质。贮积的脂肪具有隔热保温、支持保护脏器和关节的作用。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只有溶解于脂肪中才能被家兔吸收。另外,脂肪也是畜产品的组成成分,如兔乳中含13.296%的乳脂,兔毛中含0.84%的油脂等。

当日粮中严重缺乏脂肪时,家兔会出现生长受阻、性成熟晚、睾丸发育不良、受胎率低、产畸形胎儿、皮肤干燥、掉毛、瞎眼等问题。但脂肪过多会造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过肥和不孕等问题。

家兔日粮中脂肪含量2%~3%即可,增加日粮的脂肪含量对于家兔增重有促进作用,但超过5%则产生不良后果。另外,家兔能较好地利用植物性脂肪,消化率为83.3%~90.7%,对动物性脂肪利用较差。

4.矿物质

矿物质是一类无机的营养物质,是家兔体内除碳、氢、氧、氮元素以外其他各种元素的统称。根据矿物质在家兔体内含量的不同,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常量元素是指占家兔体重0.01%以上的元素,主要有钙、磷、钾、钠、氯、镁和硫,占兔体矿物质总量的99.95%。微量元素是指占家兔体重0.01%以下的元素,主要包括铁、锌、铜、钼、锰、钴、硒、碘等,占兔体矿物质总量的0.05%。

任何一种矿物质在家兔体内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任何一种矿物质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兔体机能紊乱。

(1)钙、磷。钙、磷缺乏会导致骨骼病变,幼兔和成年兔的典型症状是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另外,家兔缺钙还会导致眼球水晶体白浊、痉挛;缺磷则主要表现为厌食、生长不良。

(2)钾、钠、氯。植物性饲料中含钾多,含钠和氯极少,所以,家兔很少发生缺钾现象,而经常出现缺钠和缺氯现象。当日粮中缺乏钠和氯时,幼兔生长受阻,食欲减退,出现异食癖等。因此,家兔日粮中应添加0.5%的食盐,但当饮水受到限制时,采食过量食盐会引起家兔中毒。

(3)镁。家兔缺镁会导致过度兴奋而痉挛,导致家兔生长不良。

(4)硫。目前,无机硫对维持家兔健康和生产是否必需尚无定论。但当家兔日粮中含硫氨基酸不足时,添加无机硫酸盐可提高肉兔生产性能和蛋白质沉积。据试验,饲料中加入1%~2%硫黄,对于促进家兔增重、预防球虫病有一定的作用。家兔的毛中含硫最多。对于毛兔,日粮中含硫氨基酸低于0.4%时,毛的生长受到限制,当含硫氨基酸提高到0.6%~0.7%时,产毛量可提高15%~27%。

(5)铁。家兔缺铁的典型症状是低色素红细胞性贫血,表现为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倦怠无神,黏膜苍白。兔的肝脏有很大的储铁能力,故一般不易出现缺铁症状。

(6)铜。缺铜会使血红细胞的寿命缩短,铁的吸收利用率降低,而造成家兔贫血,体重减轻,生长受阻,典型症状是脊柱下垂,被毛变灰色。过量的钼会造成铜的缺乏,故在钼的污染区,应增加铜的补饲。

(7)锌。日粮中锌不足,会导致母兔采食量减少,体重减轻,深色毛变灰,脱毛,皮炎,繁殖力丧失。块根块茎饲料中含锌量少,而酵母、糠麸、油饼和动物性饲料中含有大量的锌。

(8)锰。家兔缺锰时,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如弯腿、脆骨症、骨短粗症等),还会影响正常的繁殖机能。植物性饲料中含有较多的锰,一般不易发生缺锰现象。

(9)钴。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钴缺乏时会使幼兔生长停滞,成兔消瘦贫血。正常情况下,饲料中含有足够的钴,但在缺钴地区应予以补加。

(10)硒。缺硒引起的症状与维生素E不足相似,如生长停滞、繁殖机能紊乱、白肌病、睾丸萎缩等。硒本身是有毒元素,过量会造成中毒,除中国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发现土壤和饲料中缺硒并造成家畜缺硒症外,多数地区饲料中的含硒量可满足家兔的需要。

(11)碘。缺碘具有地方性,缺碘会造成幼兔生长受阻,神经和性器官发育受阻,繁殖机能下降。因此,缺碘地区应补碘化食盐。

5.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家兔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一类低分子有机物质。缺乏这类物质将导致代谢障碍。目前,已确定的维生素有14种,根据其溶解性,将其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1)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视力减退、夜盲症,上皮细胞过度角质化,引起眼病;还会导致肺炎、肠炎、流产、胎儿畸形、幼兔生长停滞、发育不良、骨骼发育异常而压迫神经,造成运动失调、痉挛性瘫痪。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A,只含有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胡萝卜素),尤其是青绿饲料、胡萝卜和黄玉米中含量较多,胡萝卜素在小肠及肝脏中可转变成维生素A,家兔的转化能力很强。但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都不稳定,易被氧化,当饲料受热、受潮、发霉或储存时间较长时,维生素A容易失效。生产中,维生素A缺乏症较多见,应特别注意。但维生素A过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表现为生长障碍、皮肤营养障碍、上皮增厚、自然性骨折等。

(2)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和发育。维生素D不足,机体钙磷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与钙、磷缺乏类似的骨骼病变,如软骨病、关节肿大、母兔产后瘫痪、仔兔佝偻病等。为防止维生素D缺乏,除补加以外,可让家兔多晒太阳,饲喂天然干草也可获得一定的维生素D。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过量也会引起家兔的不良反应。

(3)维生素E,又称抗不育维生素、生育酚等。家兔对维生素E非常敏感,它的作用不能被硒协同和代替。当维生素E不足时,会导致兔子肌肉营养性障碍(即骨骼肌和心肌变性、运动失调、瘫痪),还会造成脂肪肝及肝坏死、繁殖机能受损、新生兔死亡、母兔不孕。青绿多汁饲料和优质干草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而蛋白饲料中较缺乏。

(4)维生素K,又称抗出血维生素,是血液凝固所必需的物质。家兔肠道能合成维生素K,合成的数量一般能满足生长兔的需要。种兔在繁殖时必须添加维生素K。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磺胺药,饲料中含有颉颃物(如双香豆素)或家兔患球虫病时会引起维生素K缺乏。当日粮中维生素K缺乏时,会引起妊娠母兔的胎盘出血、流产等。

(5)维生素B1,又叫硫胺素、抗神经炎维生素。由于家兔消化道能合成维生素B1,故其缺乏症较少发生。当日粮中含有结构与维生素B1相似的颉颃物时,就会引发维生素B1缺乏症,表现为生长受阻、运动失调、后肢瘫痪、痉挛,甚至死亡。

(6)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家兔体内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B2,故不易缺乏。

(7)维生素B3,又叫泛酸。家兔饲料中泛酸来源广泛,且体内能合成,因此很少发生缺乏症。

(8)维生素PP,又叫烟酸、抗糙皮病因子。当烟酸不足时,家兔表现为丧失食欲、下痢消瘦、生长受阻。家兔与其他家畜一样,在体内可利用色氨酸转化为烟酸。日粮中缺乏烟酸时,添加色氨酸可以防止烟酸缺乏症。另外,家兔的消化道中也能合成烟酸。

(9)维生素B6,又叫吡哆素,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当吡哆素缺乏时,家兔生长缓慢,易患皮炎,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运动失调,严重时痉挛。家兔在盲肠中能合成维生素B6,但当生产水平高时,需求量也高,故应在日粮中补充维生素B6。每千克饲料中加入40微克维生素B6可预防缺乏症。

(10)维生素B7,又叫生物素。一般情况下,家兔肠道能合成维生素B7,可满足需要,但合成的生物素易被某些氨基酸复合体转化为不能吸收的形式而引发缺乏症,如皮炎、脱毛、痉挛等。

(11)维生素B11,又叫叶酸。叶酸缺乏时,家兔会发生巨红细胞性贫血,使生长受阻。家兔的饲料中叶酸来源广泛,且肠道微生物能合成足够的叶酸。但当口服磺胺类药物时,可抑制合成叶酸的微生物生长,引起缺乏症。

(12)维生素B12,又叫抗恶性贫血维生素。当维生素B12缺乏时,家兔生长缓慢、贫血等。一般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B12,但家兔肠道微生物能合成,合成的量受饲料中钴含量的影响。

(13)胆碱(维生素B4)。胆碱缺乏时,家兔会出现脂肪肝、肝硬化、肾坏死、贫血、黄疸等,生长停滞,运动失调;成年母兔出现繁殖机能障碍。

(14)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当缺乏维生素C时,贫血、凝血时间延长,影响骨骼发育和对铁、硫、碘、氟的吸收,使生长受阻,产生新陈代谢障碍。成年家兔体内能合成满足生长需要的维生素C。幼兔应注意补充。

6.粗纤维

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家兔是单胃草食动物,其发达的盲肠中有可利用粗纤维的微生物体系,但其对于粗纤维的消化率低于复胃动物牛和羊。日粮中适量的粗纤维对于维持正常的消化生理、防止消化功能的紊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饲料中粗纤维的内部结构不同,因而,消化率不一样。不同品种的兔对于粗纤维的利用率也不同,一般来说,大型的本地品种对于粗纤维的消化率较高。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一般为12%~14%。但是,生产中适量提高日粮粗纤维的含量,对预防消化道疾病有良好效果。

7.水

水是家兔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家兔体内所含的水约占其体重的70%。水是消化吸收的介质,家兔体内各种消化液均含有水分。水在胃肠道内可刺激胃液分泌,稀释肠液,使消化的营养物质易于吸收。水参与细胞内、外的化学作用,促进新陈代谢。水是调节体温的重要物质,炎热时,家兔利用水分的蒸发消耗热能,降低体温。水作为关节、肌肉和体腔的润滑剂,对组织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饮水是家兔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据报道,家兔每千克活重需水12~16克/日。家兔越小,需水越多。气温为15~25℃时,家兔每日饮水量为:活重0.5千克时100毫升,3千克时330毫升,4千克时400毫升,哺乳40~50日龄幼兔的母兔2000~2500毫升。家兔的饮水量一般为采食干草量的2.0~2.5倍,夏季约为4倍。哺乳母兔与幼兔饮水更多。各类饲料中均含有水,如青饲料含水量为70%~95%,谷实类含水量为10%~14%,饼粕类含水量为10%,粗饲料含水量为12%~20%,这部分水也是家兔体内水的重要来源。

水是家兔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饥饿时,家兔可消耗体内的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等来维持生命,甚至失去40%体重仍可存活。但家兔体内若损失5%的水,就会出现严重的干渴现象,食欲丧失,消化能力减弱,抗病力下降。损失10%的水时,就会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生理过程遭到破坏。由于缺水引起的代谢紊乱可使家兔健康受损,仔兔生长发育迟缓,增重缓慢,母兔泌乳量降低,兔毛生长速度下降等。当家兔体内损失20%的水时,即可引起死亡。

家兔具有根据自身需要调节饮水量的能力,因此,应保证家兔自由饮水。有人认为兔子喝水多了易发生腹泻,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供水时应保证水符合饮用水标准和适宜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