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硬的专业知识
第一节 过硬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一堂公开课上教师最应该牢固掌握的专业素质,是顺利完成这堂公开课的基础,是教学能力、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生长的土壤,也是教师影响力形成的源泉。
对于公开课来说,专业知识不是一时能培养出来的,它是平时知识的积累、巩固。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认识程度,不要等到公开课或者用到它的时候再来恶补。
我们可以以不同的视角去审视教师专业知识,这样就能得出不同的层次和结构特征。如今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划分有如下几种类型:按知识的领域来分,按知识的系统化程度来分,按知识的特征来分。本节以知识的特征为线索,将专业知识划分为学科知识、情境知识和操作性知识,谈一下作为教师要如何加强、巩固、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
一、建构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主干部分,也是当好教师的必备条件。专业知识通常有两种形态,即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知识的学术形态表现为科学性、系统性和严密性。教育形态也就是在学术形态的基础上,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按程序呈现、传递、组织的过程进行处理,使知识便于教与学。
教师一般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为完备的学术形态知识。这为专业自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些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更不是一一对应。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学科知识教育形态化高度相关。因此,教师专业知识的丰富与完善,不是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而是学科的教育形态化的水平。
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要求,教师要有成效地进行教学,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完善的知识结构。面对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以胜任公开课教学。优化和完善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公开课培训的重要任务,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优化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的建议是一项前提性的研究工作。
二、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各类知识及其组织的形式。从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出发,参照国内外学者对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我们将面向新课程的物理教师知识结构的要素概括为科学知识、教育科学和新课程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的情境性和策略性知识。
三、对新增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程内容体系会随着时间的变迁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增加了许多现代学科知识,但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不太熟悉这些新知识,要求进行必要的知识补充。教师需要加强这些新增知识的学习,这些新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自学与专家讲授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
四、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熟悉度
公开课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而且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项调查统计表明,有49.6%的教师不熟悉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有61%的教师认为难以把握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说明许多教师对教学中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加强整体的教学理论、方法和策略的内容。
五、对学习方式变革的认识
新课程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绝大多数教师表示对这些学习方式有所了解,调查表明只有5.7%的教师表示完全不了解。但是仅有12.8%的教师经常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些新的学习方式,“偶尔采用”的有84.9%的教师。
对于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一半以上的教师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把接受性学习等同于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探究性学习会降低学生学业成绩等。
这说明需要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方法等知识,并在教学中加强这些学习方式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发展能力及情感态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六、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掌握
毫无疑问,多媒体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公开课上也同样需要计算机的配合才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网络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但调查表明教师运用网络的目的和方法还很单一。多数教师会经常借助互联网查找所需的教学资源,比如阅读文档、下载资料等。但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教师只有极少部分。这说明充分挖掘网络的教育教学功能、使用网络化教学方法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七、获取知识的途径
调查发现,92%的教师表示主要通过读书方式获取知识,有47.7%的教师经常收看科普类电视节目,另有50%的教师偶尔会看科普类电视节目。在“你平时读得最多的书籍或刊物是什么?”的调查中,有34.9%的教师选择“物理教育类”,有26.8%的教师选择“科普类”。
关于教师们最乐意采取的获得新知识的途径,选择“集中培训”和“短期进修”的教师超过58%。然而仅29.3%的教师每年有两次以上的培训机会,大多数教师仅享有一年一次、甚至两三年一次的培训机会。这说明“集中培训”和“短期进修”是不能够满足广大教师的培训需求的,教师培训要开辟校本培训的新途径。
在教学中研究。只有营造出多样化并具备选择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才有可能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经验,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