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实验的动手能力

第三节 驾驭实验的动手能力

对于一些以实验为主题的公开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化学公开课为例,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因此,我们在公开课要注重抓好实验的各个环节,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达到公开课的教学目标。

目前实验公开课教学中最大的尴尬是什么?答案就是教师领着学生只动嘴不动手。

大多数实验教学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知识只是停留在黑板上、报告中、口头里。学生在教学中还是处在教师的牵引之下的,所以说,实验室中的尴尬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擅长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明显不足。

据调查:许多学校中物理课、化学课上的就像数学课一样,整天做题目;而生物科则像历史课,整天在背书。

为什么老师们对实验如此缺乏兴趣呢?

主要还是由于实验课相比其他课要麻烦许多。首先在实验之前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课前准备时间,再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要应付实验过程中会发生的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还需要密切地注意学生,不要发生危险之类的。这就致使许多教师疲于应对实验课,因此往往采用讲实验的方法,或者用多媒体来模拟实验过程。

这种做法一方面导致学生得不到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兴趣得不到提升;另一方面,就是使教师越来越丧失实验的基本素养和动手能力。

实验课是这样囿于形式,那我们教学过程中到底需不需要实验课?

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我们在今天要把实验上升为一种教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许多科技成果的诞生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所以,实验课上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公开课上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那么,教师如何驾驭实验课,走出实验课的尴尬境地呢?

一、激发对实验课的积极性

许多教师对实验课缺乏兴趣,是和学校缺乏相应的支持有关。激起教师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就需要学校能够给予充分的支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创新和研究环境。要做到实验器材配备齐全。经费的使用上,学校要对师生的专利申请提供资助,并设立教师创新实践教育的奖励,充分调动起教师们的积极性。

二、坚定献身教学事业的思想

学校提供了完备的硬件的同时,教师本身也应该做出努力。首先就要在思想上坚定自己的目标,在教室的岗位上立志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而不应该好高骛远,更不能力图省事在教学中蒙混过关,成天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三、认真备课,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本身扎实的教学基础知识是上好一堂实验课的保障、前提。平时就要阅读大量参考资料,自觉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定期观摩其他教师的实验课,从而丰富自身的教学修养,达到在实验课上游刃有余的境地。

四、时刻注意意外事故的发生

这是上好实验课最需要关注的一点。没有什么是比安全更重要的,有些实验会涉及到一些危险品的使用,这需要教师在上实验课时要从始至终都要擦亮眼睛,这也是教师不愿意上实验课的根本原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1.教师要首先树立安全意识。教师的安全意识缺乏,势必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实验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动向,对实验中可能或将要发生的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更不能出现脱岗或漫不经心的现象。

2.要学生自觉树立安全意识。让他们知道实验室中的药品有毒性、腐蚀性,一定按规程操作,要了解药品的性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养成科学认真的作风。同时让他们相互监督,对于同学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敢于制止。

3.在实验中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要谨慎对待。如出现的扎伤、割伤、烧伤、烫伤、气体过敏、药品接触性过敏或中毒、腐蚀等,要立即采取措施给予及时的治疗。坚决杜绝不管不问或救治不力的现象发生。

其实,实验课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复杂、繁琐、令人紧张,只要把握好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工作,就能够轻松驾驭。

实验课同其他教学工作一样,是完成教学目标、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检验优秀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什么叫做优秀?就是别人不能很好完成的工作,你却做起来游刃有余,并能够出色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