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无声胜有声
第五节 肢体语言,无声胜有声
一堂重要的公开课,要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这是很多新老师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面对陌生的学生,要如何让教师上好这堂课,更是很多新老师经常探讨的一个话题。
在难于表达的情况下,肢体语言作为教学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特殊语言,无疑为教师们解决了大问题。
肢体语言是人们在交际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明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的身体姿势,包括说话者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作为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形象而又生动,能帮助学生理解,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畅所欲言之际,教师随时翘起的大拇指,面带微笑、点头示意,表扬学生的语音、表情、词汇及程度,都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及自信心。
有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作为辅助教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师生的关系也被拉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首要条件。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公开课需要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说的愿望和自信,从而敢于开口、乐于开口。
可能教师所选择的班级同学和这位教师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熟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陌生感阻碍了交流,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幽默的表达,比单单用语言与学生沟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生迫切希望能继续有机会与教师互动时,课堂气氛也异常热烈起来。只需几个动作,学生一下子就进入“状态”。这样多种感官协调动作,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些对话,而是学到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也能感到有安全感,才能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教师以一种朴素自然,端正典雅的仪表出现在学生面前,用含蓄的微笑、轻松的表情、亲切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真诚地问候每一个学生,情绪饱满地参加角色表演;用鼓励的目光要求学生勇于尝试;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同时报以赞许的目光;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不时出现一些幽默的举止,放松一下学生紧张的大脑。教师这一举手一投足,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紧张情绪,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克服交际过程中的心理障碍,还能融洽师生关系,并且形成一种浓厚的激励氛围,使学生更踊跃地投入学习。
三、帮助理解教学内容
由于体态语有直观性的特点,而生动的表演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不妨在公开课中采用简短的哑剧或小品来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好奇、欣喜中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融入课堂。
把具体句子形象化,使学生乐于学,更便于学生的灵活运用。用这种体态语来配合教学,引导学生摆脱了母语的影响,迅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同时由于学生在课内一边看老师,一边动脑思维,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
所以,在教师的众多肢体语言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微笑是教师的一种积极肢体语言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是能够笑的动物。会笑,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微笑是人的积极肢体语言的集中体现。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微笑的时候,一方面,心跳平缓、血压正常,肢体动作协调;另一方面,心情放松,心态平和,眼中透出温情与和善。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微笑的人,不容易发怒,对待问题现象和人的言行,往往易于理解和宽容。同时,笑和兴奋的情绪一样能够刺激大脑的快速思维。笑能够提高人的记忆能力,因为人的记忆随心理状态的波动而波动,愉快的心理,会容易让人记住更多的事物,一分钟的笑,能够产生45分钟的放松作用。经常微笑的人,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处理人际关系,给人容易接近和相处的感受。
微笑是一种表情,是积极肢体语言的反映。微笑不但能够保持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而且也影响着自己和别人的情绪体验。真诚的微笑能够调节体内的荷尔蒙,体内产生的氨多分,能够让人由内而外释放出愉悦的光彩,由此,微笑是一种传播快乐的过程。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作为一种积极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微笑的理由是充分的。保持微笑至少有十大理由:①微笑比紧锁双眉要好看。②令别人心情愉悦。③令自己的日子过得更有滋有味。④有助结交新朋友。⑤表示友善。⑥留给别人良好的印象。⑦送给别人微笑,别人自然报以你微笑。⑧令你看起来更有自信和魅力。⑨令别人减少忧虑。⑩一个微笑可能随时帮你展开一段情谊。
教师的微笑拥有着无穷的教育魅力。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微笑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情绪;德育工作中教师的微笑是对不良行为的理解和宽容,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觉醒,是对良好行为的鼓励和赞许,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和进取。教师的微笑和严厉同样重要,但二者相比,微笑更平和、温和,更可亲、可爱。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
教师微笑着面对同事,校长微笑着面对教师,有利于构建合作性的同事关系,有利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团队学习的发展型组织。用微笑去赞美教师和领导,用微笑去化解误会和冲突,用微笑去谋求合作和合力,用微笑去交流思想和灵感,你会体验到教育的巨大幸福,你会少许多焦虑、困惑和无助,多许多理解、支持和帮助。
教师的微笑应该是善意的、会意的,发自内心的,而不应该是装出来的、无奈的、痛苦的笑。只有心中装着学生的教师才会有甜美的、会心的、善意的微笑,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潜能,教师的微笑才会起到作用。
不苟言笑未必就是好老师,一味严厉未必就是好老师。在如今的中小学教育中,微笑成为一种极易忽略,甚至稀贵的教育资源。一笑泯恩仇,笑一笑十年少,笑比哭好。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多一点微笑呢?笑一笑吧!让太阳冲破阴霾,让温暖取代酷寒。笑,是语言的礼貌,教师的一个微笑能够让自己赢得学生,也能够让学生赢得整个世界!
二、与微笑相伴的肢体语言
微笑是一种表情,而任何表情都是与肢体语言相关联的。表情如果没有肢体言语相伴,微笑的感染力也会大打折扣。美国著名作家威廉·丹福思说:“我相信一个站立很直的人的思想也同样是正直的。”这说明肢体语言的影响力。人的肢体语言时刻向他人表达出各种信息:他对别人的态度、希望、要求、亲近或疏远、支持或反对等等。
心理学家埃克曼认为,表情是用来表达情绪的,而身体语言,如姿势、手势、眼神等是用来传递信息、加深理解和印象的。他总结出肢体语言的七大功能:①提供信息;②调节交流;③表达亲和力;④表达社会控制;⑤表现功能;⑥情感影响管理;⑦协助达到目标任务。如何发挥肢体语言的功能,也是教师应关注的细节问题。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肢体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只要走进学校,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办公室,教师的肢体语言就已经悄然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了。教师走路的姿势、站姿、坐姿、神态、目光、进入教室门的仪态、与学生谈话时的姿势、告别的姿势等等,都会以无声的形式向学生传达着不同的信息。
一位教师提到她亲身经历的教学故事:一天,她给学生上《我的老师》一课。课文表达了作者对一位腿部残疾老师的感恩和尊敬。课文中写道,这位身体残疾的老师从不坐着讲课,尽管腿部行动不便,依然几年如一日,坚持站着给学生上完所有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在学完这篇课程后,也对课文中的残疾老师充满了景仰和敬意之情。为了能够引起学生对残疾老师坚持站着上课行为的思考,这位教师在上课时有意坐着讲课,试图考验学生的感受。不出所料,下课前,有位男生果然对她坐着讲课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一个残疾、一个健康,一个站着讲课,一个坐着讲课,对学生的情感冲击是多么的不同。教师的身体语言不仅传达出不同的信息,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经常见到有的老师习惯于双臂交叉于前胸同学生面对面谈话。这种姿势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也许许多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一姿势的消极影响。有一个“身体语言培训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培训班任课教师要求学员用身体动作表示对某一事物或某个人的对抗和不屑一顾的态度时,大家惊奇地发现,绝大多数学员采用了双臂交叉抱在胸前的动作。也许双臂交叉抱于前胸的动作似乎自然、舒服,但它会使学生感到被教师不屑一顾,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抗的心理。
在教师的身体语言中,眼神是非常重要的。正视学生显得尊重学生,斜视学生表示鄙夷;怒目表示气愤,慈目表示关爱;耷拉着眼皮爱理不理,表示轻视,注视的眼神表示关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的眼神透露出对学生的所有态度。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眼神。
三、非言语动作练习
不注意肢体语言的修炼,往往会败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减损教育的积极效果。肢体语言不是生来就会的,相反需要用心去修炼。
1.微笑训练
怎样获得一个迷人的、有影响力的微笑呢?大家不妨按照以下3个步骤练习:第一步,对镜子摆好姿势,说“E——”,让嘴的两端朝后缩,微张双唇;第二步,轻轻地浅笑,减弱“E——”的程度,这时可感觉到颧骨被提后上方;第三步,相同的动作反复几次,直到感觉自然为止。
微笑要注意三个结合。一是与眼睛的结合。当你微笑的时候,你的眼睛也要“微笑”,否则,给人感觉是“皮笑肉不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也会笑。如果内心充满温和、善良和厚爱时,那眼睛的笑容一定非常感人。眼睛的笑容有两种:“眼形笑”和“眼神笑”。二是与语言的结合。平时工作中我们不要光笑不说,或者是光说不笑。教师面对学生时,应微笑着说:“请”“你好”“继续努力”等礼貌用语。三是与身体的结合。人们常说的肢体语言也是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微笑与正确的身体语言相结合时,才会相得益彰,给学生以最佳的影响。
2.身体语言训练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除了必备的教育实践知识外,还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性格、形象和能力。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皆能反映出其性格、形象和能力。身体语言对形象、性格和能力的影响还是十分重要的,正如爱默生所说:“你用什么语言也无法表达你没有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体语言有时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情感表达方式。因而,身体语言的训练是必要的。
身体语言的表达需要尽量避免消极的身体语言:避免抓耳挠腮、摸眼、捂嘴等具有说谎嫌疑的动作;避免双臂交叉在胸前,或者倚靠在门上,因为它表示抵触、抗议、不屑一顾、防范、疏远;避免脚腿随意抖动,因为它告诉人们你内心紧张、不安或玩世不恭。尽量采取积极的身体语言,如身体的接触,传递亲和力;交流时与对象的距离适当缩短,以增进情感距离,但对成年异性则保持适当的身体空间距离;倾听时身体前倾,目光全神贯注,表达尊重、理解和关心。还有一些身体语言也是需要适当采用的,如倾听时把手放在脸颊,意味着你在倾听的过程中正在分析和评估对方所说的话;把手放在下巴上,表示考虑对方的意见;双手指互对并指向上方,表示出自信;眼睛迅速上跳,表示对对方的话很兴奋。人体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一旦动起来,就意味着全部思想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