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幽默赶走沉闷
第一节 用幽默赶走沉闷
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课堂上如果没有幽默也是枯燥的,枯燥的课堂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如此一来,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积极情绪。因为只有充分激发出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才能使其对学习充满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深刻理解和记忆教师所教授的课堂内容。幽默激发法就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好方法。
课堂上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欢乐。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扣人心弦。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如醍醐灌顶,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如饮一杯清新的甘泉,让人浅斟细酌,回味无穷;一个富有哲理的警句,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
在这种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情绪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灵感伴随着智慧火花和谐相生,进而达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通过幽默的语言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情绪,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让幽默激发积极情绪
我们来看看幽默的武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在讲授《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武老师用幽默风趣的一席话,让学生们在笑声中理解了作者的真情实意。那天,武老师请一个叫小荣的学生站起来朗读。这篇文章语言清丽、细腻,很能激起学生们的阅读欲望。小荣读得非常认真、传神,其他同学则一边看书一边听,个个聚精会神,好像已经完全融入作者所描述的诗情画意之中了。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果实。杨梅的形状、颜色和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没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读到这里,大家更觉得小荣清亮甜美的嗓子里发出的已经不是朗读的声音,而是杨梅的香味了。在这有声有色、有韵有味的语言的带动下,同学们仿佛走进了静谧的果园,准备采摘杨梅了。小荣读完后,于老师看着下面的学生,评价道:“在刚才的朗读过程中,小建最投入,因为他在边看课文边听小荣朗读的过程中,使劲地咽过两次口水。”
学生们听了一愣,但是很快就明白了武老师在开玩笑,于是发出“咯咯”、“哈哈”的笑声。等大家安静后,武老师继续讲道:“所以,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已经在小建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甚至我敢断定,就是因为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就是因为羡慕作者能够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果,才不由自主地流出了‘哈喇子’……”听到这里,班里又是一阵更响的笑声。
等大家安静后,武老师接着说:“所以,大家读文章应该像小建那样。边读课文边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变成画面,那样就证明你读进去了,读懂了。呵呵!其实刚才老师也流口水了,只是没让你们看见而已。”学生们又笑了。
就这样,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武老师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们不费吹灰之力就理解并记住了,相信一辈子都不会忘。武老师的幽默,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时,更体现在批评教育学生时。
记得有一次,小队长崔广徐收作业,可是他的队员李朝军、张安军、赵从军都没带作业来。这让崔广徐很生气,于是就去向老师“告状”。看着崔广徐非常生气而其他三个人却若无其事的样子,武老师明白了:看来这几个调皮鬼在平时不怎么听崔广徐的话啊!得想个办法帮一下崔广徐。恰好那天崔广徐穿了一件崭新的蓝毛衣,肩部设计得很别致,有个小小的开口儿,还钉了四个黄色的金属扣。
于是,武老师说:“现在广徐了不起了啊!成大尉了!”
这句话说得四个学生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看了看老师。
“不信?你们看他的衣服。一道杠、四颗星。难道不是广徐晋升为大尉,是‘大尉司令’了?所以啊,从现在起,你们‘三军’更得听他的了(平时,老师称呼李朝军、张安军、赵从军这三个学生为‘三军’)。”“那我们是什么啊?他都当大尉了?我们还是兵吗?”“三军”中最调皮的李朝军问。“那当然喽!你们不仅还是兵,而且是列兵。”“不!我们才不要当劣兵呢,我们要当好兵!”
“呵呵,我说的‘列兵’是‘列’,‘排列’的‘列’。而不是‘恶劣’的‘劣’。”说着,武老师随手把“列”写在了黑板上。
“当然,你们也可以晋升。不过,需要看你们的表现。如果你们进步了,就可以晋升为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呵呵,你们不知道吧,仅‘兵’就有五个等级呢。所以啊,你们一定得好好干!”
崔广徐一听,立刻就一本正经地下了命令:“你们回家拿作业。如果没有做完,中午一定记得补上,否则可要军法处置了。”
“三军”一听,乖乖地走了,并且在中午时完成了所有没做完的作业。
就这样一句幽默的玩笑话,既改变了“三军”,让他们变得顺从、听话,又帮崔广徐树立了威信。
德国著名学者海因·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武老师的教学实践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致认为武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幽默。他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们、同事们和家人都感到轻松和快乐。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武老师慢慢形成了自己幽默的教学风格。在武老师看来,幽默无异于“小插曲”、“润滑剂”,它可以让原本了无生趣的课堂变得活跃热闹,让调皮捣蛋的学生变成认真学习的好“兵”。而最根本的是,可以让学生们接受“教育”,建立了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
很多时候,一些老师过于严肃,一旦学生犯了错误,就会习惯性地板着脸教育一番,并认为这样会震慑住学生,迫使他们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相信这些老师自己也明白,这种方法不一定有效,甚至还会令一部分学生产生叛逆心理。
而老师的幽默式教学恰好弥补了这些缺憾。
有人认为,幽默是教师睿智的语言艺术。因为它可以将教师的教育意图直接传达给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既可以让学生们在笑声中接受教育,还能让他们从老师幽默的语言中明白:老师是在教育我们,但是却没有因我们的错误而生气。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武老师仅看到了小建的“哈喇子”,而没有运用幽默的想象,只是单纯地给学生们讲杨梅如何酸、如何甜,相信即便学生们当时记住了,也有可能扭过头就把这些知识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如果武老师知道“三军”没带作业之后,就大声训斥他们,或者直接说他们表面上是没带作业本,实际上是没写作业的话,相信“三军”一定会顶撞老师,或者认为崔广徐“好打小报告”不再听他的话,那样崔广徐这个小队长以后一定会“有好果子吃”,而“三军”也依然是调皮捣蛋的学生,甚至成为“问题学生”。
但是,后面的一切都没有发生,因为武老师用幽默的方式,将这一切都在谈笑中化解了。
幽默绝不是讽刺、挖苦,绝不能因此伤害学生,更不能借调侃学生来快乐自己或者娱乐他人。如果是这样,幽默就变味了。这样的幽默,比直接的讽刺、挖苦,还要伤害学生的自尊。
所以,教师在运用幽默语言讲课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能乱幽默、瞎幽默。
1.用幽默把枯燥内容变得有趣,让学生听课情绪高涨
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很枯燥的,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说一些幽默的话语或笑话,使学生在笑声中不只是得到启示,受到教益,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起他们听课的高涨情绪,使他们愿意听、爱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如果教师很严肃地走到讲台干巴巴地把知识讲出来,必然会使这节课枯燥无味,学生也不会有足够的兴趣去听,情绪肯定不高。所以教师应在幽默风趣、极富情趣的讲解中,加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笑话,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2.用幽默活跃氛围,使学生低落的情绪变得积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和郁闷时,则思路阻塞,动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幽默风趣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人人精神愉快,个个情绪激昂。在课堂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或事例进行教学,可以给紧张、沉闷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
3.用幽默增强教师魅力,令学生因兴奋而情绪高涨
据调查表明,学生都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让学生感到亲切,没有距离感,所以他们的课也相应地受到学生的欢迎。幽默风趣的老师因人格魅力而吸引学生,而学生也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变得在课堂上学习情绪高涨。
所以,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相互信任,彼此宽容,才容易形成热烈活泼的教学气氛。
二、实施幽默教学的具体策略
虽然幽默能极大地调节学生的积极情绪,但教学幽默需要以健康的个性心理因素作为支撑点,以打造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学幽默要有分寸,诙谐要有尺度,这样才能自如拓展教学的空间,也才能潇洒演绎个性化的教材,做到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从而有利于调动课堂的教与学的积极性。那么,在运用幽默激发积极情绪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了解教学幽默的特性
教学中体现出的幽默既具有一般幽默的特性——感染性、高雅性、机智性、含蓄性、启发性,又要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定性即教育性。而教育性是教学幽默的根本,教学中所体现的幽默是形神兼备的,其形是幽默,其神是教育,幽默诙谐绝不能脱离教育性。幽默教学不是教学的目的,它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必须为教书育人服务。
2.幽默时机应恰当
幽默教学的前提是为教学所需,所以一定要时机恰当。一是为学生心理所需,即在学生情绪不高,心理疲劳,注意力分散或心情紧张等情况出现时,及时插入幽默;二是为教学内容所需,即在教学内容包括有幽默素材或可用以进行幽默创造时,及时使用和创造幽默。一旦时机到来,恰当地运用幽默,整个教学过程就会错落有致,高低起伏,大大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
3.把握幽默的分寸
幽默有利于教学,但我们绝不能“为幽默而幽默”,正如老舍所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幽默论斤卖的时候,讨厌是必不可免的”。如果教师脱离教学内容,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虽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但却达不到任何教学效果,只会弄巧成拙。
4.用笑话激发积极情绪
学生都喜欢听小笑话,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课堂气氛有些沉闷时,教师可以适时恰当地说些富有哲理性、知识性和情趣性的笑话,这样可以驱散学生听课枯燥的情绪,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教师正确、巧妙地穿插笑话,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还可以起到弦外有音、启人深思的作用,有利于育人品德,沟通师生情感。
5.妙引典故,激发学生积极情绪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典故。这些典故事实上都是一种劝说方式,同样也都包含了诙谐的笑话和知识,我们对此要古为今用。引用这些典故,既能调动学生高涨的情绪,还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传授的知识。
6.用比喻激发积极情绪
所谓比喻幽默,就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历史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有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述世界现代史‘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一节时,为了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他先向学生做了这样的说明:“日本在战后经济的腾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纵容和扶植,因此‘二战’后日本的内外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唯美国马首是瞻。具体地说,就是美国打个哈欠,日本就要感冒了。”这就是比喻幽默。如此比喻,既形象生动,又贴切恰当,学生在笑声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还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了“二战”后的美日关系。
7.移植幽默法激发积极情绪
移植幽默法即将影视、歌曲、小品、漫画、小说等作品中的情节或语言巧妙地用于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这是一种采用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古词今用或今词古用,同话异境或异话同境等方式而产生幽默效应的方法。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货币的产生”时,讲道:“当你走进新华书店,拿着一本《英汉词典》爱不释手时,怎么办呢?你不可能指望营业员无偿奉送,也不能学孔乙己——‘窃书不算偷’(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并发出愉快的笑声),只能拿钱去买。为什么一张薄薄的纸片,就能买到各种商品呢?”
在这里,“窃书不算偷”就属于移植,这种语言上的巧妙移用,诙谐有趣,会立刻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8.夸张幽默法激发积极情绪
夸张是从形象、特征、程度、数量、作用等方面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方式,就是“言过其实”。夸张时,无论是语言还是肢体动作都让人感觉很滑稽、好笑,它是造成语言幽默和喜剧色彩的一种常见手段。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幽默法,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例如,一位教师讲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时,为了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他对“意识活动像胆囊分泌胆汁一样”这一观点作了这样的批判:“这就是说,一个人思维越敏捷,脑浆分泌得就越多。在座的各位勤奋好学、思维敏捷、聪明过人的同学,现在,太家不妨赶快摸一下自己的鼻子,看看有没有脑浆流出来。”“哈哈哈”,学生们大笑,都下意识地去摸自己的鼻子。在这笑声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有了很大的提高。
9.糊涂幽默法激发积极情绪
教师在教学时,故意对一知识装糊涂,或假装不知,或假装说错,一向看惯了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学生,难得看到老师“糊涂”,因此他们这时就会想方设法为老师纠错,让老师明白某一道理。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会空前高涨,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10.谐音幽默法激发积极情绪
有位历史老师常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一章时,提到洪秀全永安封王,这位教师幽默地说:“东羊(杨)西销(萧),南逢(冯)北违(韦)。”意为东边的羊拉到西边市场上销售,向南逢迎,对北违抗。而在讲述中国古代史“明朝对外关系”一章时,对当时在位45年的嘉靖这个无能的皇帝,他是这样描述的:“嘉靖嘉靖,家家皆净!”即每一个家庭都被剥削得一干二净!这种谐音幽默法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绪,而且还很快地记住了这些历史知识。
11.利用突发事件巧设幽默,激发积极情绪
课堂上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如:刚要上课,窗外飞进来几只蜜蜂或蝴蝶;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将难念的字念错而引起笑声;大风吹来将教学挂图吹落在地等等。对于这些突然发生的事,教师如果视向不见,继续讲课,会让学生感到失望,影响他们上课的积极情绪。相反,如果能够抓住这一个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即兴发挥,加以一两句简短的幽默评语,则可带给学生一些意料不到的惊喜。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调整他们的心情,提高教学效率。
一位历史老师正准备讲述“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一段时。突然窗外吹进一阵大风,将教学挂图吹落在地。学生们注意这一现象,开始交头接耳。此时,这位老师一边不慌不忙地走过去将教学挂图拾起,一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来大风也在反抗日本的侵略!”大家哄堂大笑起来,老师也会心地笑了。这样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们听课的积极性马上高涨。
12.虚拟情境幽默法激发积极情绪
虚拟情境幽默法即在教学中,假设某种情境并把它讲出来。虚拟情境幽默法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情绪高涨的作用。
例如:
一位教师在讲授“通货膨胀”时,就采用了虚拟情境幽默的方法:“有同学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好,就是因为经济收入不高,要是我当上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我就多印些钞票,发给人们改善生活。”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学生们爽朗的笑声。
幽默是改善学生心境,引发其积极情绪的一种效果极佳的方法。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会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心,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沉闷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幽默,用幽默的语言代替枯燥的说教,激发出学生的课堂积极情绪,提升教学效果。
你想让你的语言“黏”住学生吗?想让你的学生对你的课备感兴趣吗?想让他们紧紧跟着你走,聚精会神听你讲课,生怕漏过你说的每一句话吗?那么,来点儿幽默吧,因为幽默就是教学的利器!幽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你会说,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乃是根本,怎么能和学生插科打诨呢?错了,其实在课堂上间或来点幽默是很有必要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是的,幽默,能给学生带来欢笑、带来理解、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