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矿物质
1.钾
(1)作用:构成细胞浆的要素,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维持酸碱平衡。
(2)每日需要量:氯化钾1~2g/d,新生儿0.25g/d[1.5mEq/(kg·d)]。
(3)缺乏症状:肌肉无力或麻痹,过低时可使心脏停跳于舒张期。
(4)摄入过多:心肌传导阻滞,心脏停跳于收缩期。
(5)食物来源:大多数食物含钾,橘汁、胡萝卜汁、乳、肉含量特多。
2.钠和氯
(1)作用:调节人体内液体酸碱性,调节水分交换,保持渗透压平衡。
(2)每日需要量:氯化钠(食盐)1~2g,新生儿0.25g,2mmol/(L·kg)。
(3)缺乏症状:缺钠时酸中毒,缺氯时碱中毒。
(4)摄入过多:可致口渴、肾功能不全者可引起水肿。
(5)食物来源:食盐、食物(一般饮食内不缺)。
3.钙
(1)作用:构成骨骼、牙齿,供给离子化钙,与镇静神经、血液凝结、肌肉收缩舒张和腺体分泌都有关。
(2)RDA/SDA:每日膳食推荐量为800~1 000 mg,最大日安全摄入量为2 000mg。
(3)儿童需要量:1岁以内:600mg/d;1~4岁:600~800mg/d;4~7岁:800mg/d;7~13岁:800~1 000mg/d;13岁以上:1 200mg/d。
(4)缺乏症状:轻度缺乏可致肌肉疼痛、抽搐、痉挛,重度缺乏可引起肌肉强直(持续痉挛)、心悸、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症(成人)及小儿维生素D缺乏病(佝偻病)。
(5)摄入过多:可致过度钙化及磷盐含量降低(形成磷酸钙沉淀)。
(6)食物来源:乳、蔬菜、骨。
4.镁
(1)作用:构成骨骼、牙齿,维持细胞膜电位的稳定,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维持许多代谢酶的功能,促进骨骼肌的发育。
(2)RDA/SDA:每日膳食推荐量为400mg,最大日安全摄入量为3g。
(3)儿童需要量:1岁以内:50~70mg/d;1~4岁:150mg/d;4~7岁:200mg/d;7~13岁:250mg/d;13岁以上:350~400mg/d。
(4)缺乏症状:烦躁、震颤或惊厥,肌肉协调性差,神经过敏、心悸。
(5)食入过多:饮食含量无害。
(6)食物来源:绿色蔬菜、肉类、坚果、谷类。
5.铁
(1)作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结合氧的基团),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作为运输和储存氧、电子传递链及合成所需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2)RDA/SDA:每日膳食推荐量为18mg,最大日安全摄入量为75mg。
(3)儿童需要量:1岁以内:10mg/d;1~4岁:10mg/d;4~7岁10mg/d;7~13岁:10~12mg/d;13岁以上:15~18mg/d。
(4)缺乏症状: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数量可正常但体积明显减小),易感染,指甲凹陷,吞咽困难、异嗜症(喜食生米、煤炭、泥土等物)。
(5)食入过多:饮食含铁过多并无害处。
(6)食物来源:肝脏、肉类、蛋黄、干果、豆类。
6.磷
(1)作用:构成骨骼、肌肉、神经,协助糖和脂肪的吸收与代谢;参加缓冲系统,维持酸碱平衡。
(2)RDA/SDA:每日膳食推荐量为960mg,最大日安全摄入量为70mg/kg体重。
(3)儿童需要量:1岁以内:300~400mg/d;1~4岁:800mg/d;4~7岁:800mg/d;7~13岁:800mg/d;13岁以上:1 200mg/d。
(4)缺乏症状:维生素D缺乏病(佝偻病)。
(5)食入过多:消耗体内钙质(形成磷酸钙沉淀)。
(6)食物来源: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含磷,特别是谷类和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7.铜
(1)作用:对血红蛋白的形成有触媒作用,是很多酶系统的重要成分。
(2)RDA/SDA:暂无具体资料。
(3)儿童需要量:1岁以内:0.6mg/d;1~4岁:1mg/d;4~7岁:1.5mg/d;7~13岁:1.5mg/d;13岁以上:2mg/d。
(4)缺乏症状:贫血、肌张力低下、腹泻、厌食及智力低下。
(5)食入过多:饮食含铜多并无害处。
(6)食物来源:肝、鱼、肉、坚果。
8.钴
(1)作用:构成维生素B12的成分,参与构成血红蛋白。
(2)RDA/SDA:暂无具体资料。
(3)儿童需要量:暂无具体资料。
(4)缺乏症状:未明。
(5)食入过多:饮食含量无害,药用过多可致甲状腺肿。
(6)食物来源:广泛存在。
9.硒
(1)作用: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还原过氧基离子)的代谢作用,参与心肌细胞线粒体(细胞产生能量的工厂)的生理功能。
(2)RDA/SDA:暂无明确资料。
(3)儿童需要量:1岁以内:15μg/d;1~4岁:20μg/d;4~7岁:40μg/d;7~13岁:50μg/d;13岁以上:50μg/d。
(4)缺乏症状:大骨节病和克山病(一种心肌疾病)。
(5)食入过多:脱发和指甲变脆等。
(6)食物来源:谷类、肉类、海产品。
10.氟
(1)作用:构成骨骼、牙齿。
(2)RDA/SDA:暂无具体资料。
(3)儿童需要量:暂无具体资料。
(4)缺乏症状:倾向于龋齿。
(5)食入过多:牙齿出现斑釉及其他骨骼变化。
(6)食物来源:水、海产、一般食物(与水土的氟量有关)。
11.碘
(1)作用:合成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原料。
(2)RDA/SDA:每日膳食推荐量150μg,最大日安全摄入量为1mg。
(3)儿童需要量:1岁以内:40~50μg/d;1~4岁:70μg/d;4~7岁:90μg/d;7~13岁:120μg/d;13岁以上:150μg/d。
(4)缺乏症状:甲状腺肿大、功能不足(成人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婴幼儿为呆小症,孕妇缺乏可致婴儿先天性呆小症);黏液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
(5)食入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6)食物来源:海产品、乳类、鱼类。
12.硫
(1)作用:构成细胞蛋白、组织液及辅酶;调节神经及酶代谢;参与解毒作用。
(2)RDA/SDA:暂无具体资料。
(3)儿童需要量:暂无具体资料。
(4)缺乏症状:与蛋白质缺乏相关。
(5)食入过多:无害,能从尿排出。
(6)食物来源:蛋白质食物(约含硫1%)。
13.锌
(1)作用: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蛋白质、糖类、脂类和核酸的代谢,参与基因表达,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促进伤口愈合,促进正常的性成熟(特别是男性)。
(2)RDA/SDA:每日膳食推荐量为15mg,最大日安全摄入量为30mg。
(3)儿童需要量:1岁以内:5mg/d;1~4岁:10mg/d;4~7岁:10mg/d;7~13岁:10~15mg/d;13岁以上:15mg/d。
(4)缺乏症状:生长发育迟缓,伤口愈合不良,头发、指甲生长不良,味觉、食欲减退,男性性器官发育障碍,智力发育迟钝。
(5)食入过多:可致胃肠道症状。
(6)食物来源:初乳、肉、鱼、核果、蛋、全颗粒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