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瓦尔特·本迪克斯·舍恩弗利斯·本雅明(Walter Bendix Schönflies Benjamin)
生卒年月:1892.7.15—1940.9.26
国籍:德国
社会职业:思想家
家庭情况:出生于一个皈依基督教的扰太商人家庭,其父埃米尔·本雅明(Emil Benjamin)是股票经纪人和拍卖商,其母鲍琳娜·舍恩弗利斯(Pauline Schönflies)出生于东普鲁士的一个小康之家。瓦尔特是家中的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说起瓦尔特·本雅明,人们能想到的是一连串赞誉和桂冠,比如“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最具原创性的文学批评家”、“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等等,的确,在20世纪西方思想家中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具有持久不衰的影响力。他的敏锐和才华使他总能以独特的方式捕捉到时代发展中不易被人们察觉的问题与困境,从而以特立独行的领跑者的姿态在时代的跑道上奋勇前行。只是他跑得太快了,以至轻易就超出了人们的视线,这使得他的身影看上去既孤单又疲惫,原本坎坷的人生旅程也因此涂上了一层令人绝望的色彩。
孤独大概是很多天才型思想家或艺术家共同的宿命,卡夫卡如此,爱伦·坡如此,本雅明也是如此。当1940年9月26日,48岁的本雅明为躲避盖世太保的迫害从法国逃亡到西班牙边境自杀身亡时,欧洲知识界除阿多诺、布莱希特、肖勒姆等少数几人外,几乎没有人关注他及他的著作。直到1955年阿多诺夫妇出版了德文两卷本的《本雅明选集》后,人们才开始发现他的价值,并被他所提出的问题及独特的思考方式所吸引。有趣的是,尽管“本雅明热”迄今为止已持续了五十年,研究本雅明的专著和文章数以千计,然而没有人能够为本雅明和他的思想在现代学科体系中进行定位,因为从根本上说他的思想是反体系和碎片化的,他的著作也是如此。本雅明的文章往往从文学评论开始,广泛地辐射至哲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和政治学等领域,而且是非学院派论文那种既定的逻辑框架和规范的话语模式。他的思想有一种奇异的魔幻色彩,常常通过意象和隐喻的方式在文章中营造出迷宫般的论证结构和封闭晦涩的话语模式,这无疑增加了其思想和著作被理解和接受的难度。正如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Richard Wolin)所言:“他观察事物的方式和想象力特别富于创造性,以至那些被他精心挑选出来、积极地与之互动的传统事物——经过其思想棱镜的折射——往往焕然一新,甚至无法识别了。”读本雅明的文章,就像是穿越一幅幅由想象力构筑起来的拼贴画一样,在那些新奇的、令人费解的画面背后,隐藏着关于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真实处境。本雅明的一生颠沛流离、命途多舛,他的博学敏锐令人震惊,其坎坷遭际令人唏嘘,下面我们将深入本雅明生平与作品的世界,与这位20世纪杰出的思想家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