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犹太少年
2025年10月13日
忧郁的犹太少年
瓦尔特·本雅明于1892年7月15日出生于柏林一个饭依基督教的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系家族很早以前就在莱茵地区经商。其父埃米尔·本雅明(Emil Benjamin)是股票经纪人和拍卖商,其母鲍琳娜·舍恩弗利斯(Pauline Schönflies)出生于东普鲁士的一个小康之家。埃米尔与鲍琳娜婚后居住在柏林西部的富人区格仑瓦尔德街区,瓦尔特·本雅明就出生在这里。瓦尔特是家中的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由于家境殷实,本雅明自幼过着优裕的生活并接受过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他天性敏感细腻,超乎寻常地喜欢沉思独处,这使他看上去郁郁寡欢,甚至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在充满日耳曼文化氛围的柏林,犹太人的身份总是使他难于摆脱某种孤独感和疏离感,特别是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专制、压抑和惩罚,常常使他感到深刻的恐惧和厌倦,这样的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他原本内向忧郁的性格。在写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两本回忆录中,本雅明记述了自己在柏林度过的童年和学生生活,他说自己不喜欢被母亲强迫去市中心,也不喜欢同班同学的热情粗鲁,因为这两者都剥夺了他独处的机会,而他认为“孤独对我来说是唯一适合的状态”。本雅明所说的孤独并不仅限于那种独居一室的幽闭自处,更多的是指虽置身于喧闹的人群却与周围的一切都保持着天然的疏离姿态,像流浪汉那样游走于街道、拱廊、住宅、咖啡馆之间,在对空间的不断转换和观望中编织白日梦和迷宫般的幻境。本雅明终生都迷恋这种喧嚣之下的孤独以及蒙太奇般的空间转换所带来的新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