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考试研究》简介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这本书是由葛为民主编创作的,《浙江教育考试研究》共有200章节
1
目录
目 录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脉络、现状和走向——兼论公平和素质作为高考改革的两个坐标 一、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脉络 二、新一轮高考改革——新课改高考的现...
2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脉络、现状和走向——兼论公平和素质作为高考改革的两个坐标
边新灿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杭州310012)...
3
一、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脉络
(一)改革的主要脉络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深入,也处于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中,表现为以下...
4
二、新一轮高考改革——新课改高考的现状
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后,教育部随即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序幕。高中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
5
三、近年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
近年高考改革(包括新课改高考),各省市的改革重心和具体措施各不相同,但经过仔细梳理,根据其基本目的、价值趋向可以概括为六个关键词、三条主线。 (一)关键词:分类...
6
四、制约高考改革的两个坐标——公平和素质(或考试公平和素质教育,或科学选才和公平选才)
在高校招生考试的政策和招生考试模式的设计中,往往面临很多制约因素,要处理互相制约甚至互相矛盾的关系,比如统一和分散、共性和个性、共同基础和个体有差异发展的关系;...
7
五、对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走向的展望
(一)总体走向 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将逐步扩大,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 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将逐步扩大,内容包括对学校的选择、对专业的选择、对考试机会的选择; ...
8
从高考成绩看不同群体的教育差异
毛竞飞 盛兰芳 李金波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高考成绩不但是升学分数高低的指标,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不同区域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情况。...
9
一、引言
从功能设计上来说,高考是一项面向高中文化水平考生的选拔性考试,其功效主要是为高校招生建立一个公平的平台,在相对统一的标准下,为高校选拔新生服务。在现有的国情下,...
10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某省参加高考的全体文、理科考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城乡等考生群体的高考成绩表现进行差异比较分析。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文科)、数学...
11
三、差异表现
从整体来看,2010年全省文科类科目的得分率高于理科类科目的得分率,如数学(文科)的得分率高于数学(理科),文综的得分率高于理综;文科总分得分率高于理科总分得分...
12
四、讨论
由上文可知,高考成绩的群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总体来说,经济发达区域考生的高考成绩表现显著优于经济相对落后区域的考生,重点中学考生的高考成绩表现显著优于普通中学(...
13
高考舆情危机应对策略探究
鲍夏超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高考加分问题屡屡引发社会关注。源于社会对于公平公正的忧虑,公众对高考加分制度公信力形成习惯性质疑和焦虑,...
14
一、高考舆情危机之背景延伸
高考具高利害特征,其加分问题注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以来,有关高考加分政策在某些区域、环节执行中逐渐被异化,偏离了国家招生政策设计的初衷,而相关媒体对...
15
二、高考舆情危机应对策略
针对集中爆发的高考舆情危机,我省是如何“化危为机”?探究基本策略,主要是建三个机制、分三步走:分析研判→协调沟通→有效举措。 第一步:危机研判机制 危机一旦发生...
16
三、后危机时代之相关思考
思考一,公平焦虑引发危机。 高考一分之差,往往会拉出数百名甚至上千名差距,体现竞争优劣势,利益冲突也会暴露无遗。社会要求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的呼声强烈,缘于人们对...
17
平行志愿改革进一步发展的两个方向
应朝帅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本文分析了平行志愿和平行志愿改革的特点,指出平行志愿改革实质上是投档办法改革,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
18
一、平行志愿的特点
所谓平行志愿,是相对于传统志愿的一个提法,即考生可同时填报若干个学校志愿,投档时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考生志愿进行逐个检索,并投档至最先符合条件的志愿...
19
二、平行志愿改革的特征
(1)平行志愿改革实际上是投档办法的改革。从字面含义上理解,平行志愿改革是一场关于志愿设置的改革,但对比传统志愿与平行志愿(见表1),两者在志愿填报时间、数量方...
20
三、平行志愿的局限性
平行志愿实行与传统志愿一样的投档模式,即:第一,以学校为投档单位。在按学校总计划量的一定比例投档给学校后,由学校按录取规则将考生分配至各专业,并将多出考生及无法...
21
四、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设
平行志愿的局限性,并不是倒退回传统志愿的理由,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招生制度的逻辑起点。而平行志愿的完善,显然有赖于投档模式的改革。针对现行传统投档模式,建议...
22
试析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改革方向
顾群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录取中平行志愿已经基本替代传统志愿成为主流投档模式,缓解了传统志愿投档模式中填报志愿...
23
一、平行志愿模式的特点
平行志愿是相对传统志愿而言,如果说传统志愿模式是根据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投档的方式,排序为“志愿+分数”,那么平行志愿模式则是按照考生的分数...
24
二、“平行志愿”模式对招生的影响
平行志愿作为一种志愿填报、投档、录取方式,无疑给考生减轻了在志愿填报方面的压力,为高校更好地选择优秀生源提供了制度保障,更多地惠及了考生、惠及了高校。但这种填报...
25
三、现有改进措施和对应办法
针对目前的投档模式,无论是考生还是高校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和招生的公平公正,减少其中的不利影响,都采取了不少改进措施和对应办法。 考生更加注重了解招生政策和高校的...
26
四、“平行志愿”模式对招生影响的成因和改革办法
目前众多的改进措施都试图缓解平行志愿模式中的不利方面,促进平行志愿模式更加公平、合理,但是结果是某些不利影响至今依旧存在,究其原因是这些措施都是围绕着投档模式开...
27
五、改变“投档单位”的意义
根据目前的高校招生计划框架和平行志愿模式的实施技术,改进投档单位是完全可行的,改进后投档规则更加细化和明确,且有助于考生的理解,有利于录取工作的透明、公开。主要...
28
对我国普通高考制度公平性的分析与思考
柳敏峰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高考公平已成了现今教育界和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解剖公众比较...
29
一、对我国普通高考制度公平性的分析
高考自1952年建制至今已有61年历史,1977年恢复迄今也已逾36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当前热议的“高考不公”主要是针对...
30
二、对我国普通高考制度公平性的思考
“高考不公”现象,虽然由高考制度自身的缺陷所引发,但关键还是由执行制度的程序的不公正所造成。所以,要杜绝高考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不仅要弥补制度的缺陷,还要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