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 结
新时期我国教育考试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立足国情,而不能盲目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限制。坚持改革可控、发展有序的原则,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大力加强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内涵建设,是今后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工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人才是考试机构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坚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思想为导向,构筑以“题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智能工程,特别是以“考试命题系统及评价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处理水平;三是积极推进依托考试“数据库”的教育评价与服务职能,为政府部门和教育各界服务;四是加快教育考试工作标准规范的建设,提升教育考试的科学与规范水平。
◎参考文献
[1]齐森.美国教育考试与评价现状[M].考试研究文集(第2辑).谢小庆,彭恒利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4(第一版):318-321.
[2]樊本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考试管理状况及发展趋势[J].教育改革,1996(4):56.
[3]贺长中,卫朝霞.美国考试服务社的运作模式和特点[J].世界教育信息,2005(8):9-11.
[4]万雅奇.国内外教育考试信息化现状与发展[J].中国考试,2005(4):40-41.
[5]任子朝.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学习所引发的思考(续)[J].数学通报,1999(4):14.
[6]http://www.ets.org/,ETSGlobal&About ETS.
[7]戴家干.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考试事业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12-29.
[8]http://news.sina.com.cn/c/2009-07-12/140618205342.shtm l.
[9]谢小庆.考试应该体现谁的意志[J].湖北招生考试,2003,96(10):11.
[10]戴家干.教育考试机构的职能与定位[J].教育与考试,2007(1):4.
[11]谢小庆.必须认真清理教育考试领域中不合理的行政许可——再谈考试应体现谁的意志[J].湖北招生考试,2004,124(12):49.
[12]蒋后强.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模式的立法定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4):83.
[13]王蕾.加强交流整合,推进教育评价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7-7-11.
[14]教育部考试中心“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2006-2010)[Z].教育部考试中心编.第4页,“十一五”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15]燕娓琴.谢小庆译.教育与心理测试标准[M].第一版.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16]http://www.ets.org/portal/site/ets/menuitem.22f30af61d34e9c39a77b13bc3921509/?vgnextoid=28d65784623f4010VgnVCM10000022f95190RCRD
[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专题[Z].华北电力大学高教所编.高教参考资料,2009(1).
【注释】
[1]担任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SAT出题专家的LUCY HAAGEN说,这个系统的培训不是现在通常使用的题库式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对学生整体水平测试后针对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科学设置适合的教学方式系统教学,包括语言、文化、逻辑推理等培训,这种培训在美国本土叫做ACE。(参见《北京晚报》,2009-08-12.)作者注:这种考试培训的内容与方法,就是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全面推广的过程,事关国家文化战略。
[2]如何使教育考试机构从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转变成真正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如,张敏强和刘晓瑜认为,可以建立评价考试的中介,把考试与评价,特别是考试的功能从学校中剥离出来。当然考试中介机构的建立有一个市场培育、行政部门放权,学校逐步认可的过程。(张敏强,刘晓瑜.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评价考试体系的完善[J],教育研究,2003(12):65.)唐蓉则认为,建立考试中介机构,可考虑从临时性向常设机构逐渐过渡,先进工作由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建立半官方的中介机构,其人员由政府官员、学校教授、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然后再逐步建立民间的中介机构。(唐蓉.关于考试产业化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3,149(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