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手段作弊的典型案例
2025年11月08日
二、高科技手段作弊的典型案例
2008年1月20日上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目考试正在进行中,浙江省金华市某考点内井然有序,监考教师认真履行职责,严密监视着考场内紧张作答的考生。9:50左右,无线电监测车发现了考点周边有可疑信号,并确定了信号源位置。招生办领导立即召集考点主考、公安警察、无线电监测人员,迅速赶到锁定的发射位置——与考点学校一墙之隔的某宾馆,同时敲开了301、303房间,发现两个房间内均有人正在向考场发射无线电信号。
根据审讯获悉,两个房间内虽是互不相识的两伙人,但竟然隶属于同一个上线团伙,他们分别在协助考场内的三位考生作弊。作弊考生在复习迎考期间,从网上搜索到一个兜售作弊器材的信息,随即与上线团伙取得了联系,购买了作弊器材(发射器、接收器、耳麦),并接受了上线团伙的操作技术辅导。考试前一天,这两伙人住进了与考点学校一墙之隔的某宾馆面向考场一侧最近的房间,并进行了操作演练。他们有明确的分工,一人负责从QQ群上接收答案,一人负责通过发射器向考场内报读答案,考场内作弊的三人均为某师范大学的本科应届毕业生(通过场外作案人员交代后才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