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束语
2025年11月08日
四、结束语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孜孜追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中国这样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公众对不公平及其敏感,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我们欣喜地看到,“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确保占全国中小学生80%的1.6亿农村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陈至立国务委员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要求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做到“四个统筹”。我们多么希望看到,随着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实,教育公平能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1]汪大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平[N].光明日报,2006-04-19.
[2]郑若玲.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J].高等教育,2005(6):59-61.
[3]樊本富.统一与自主:高考改革之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唐安国,李小波.不拘一格选人才——从复旦、交大的招生改革谈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6(3).
[5]刘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5(10):10-12.
[6]葛为民,应朝帅.瑞比荷高校招生制度分析与借鉴[J].中国考试,2009(7):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