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程序】
主持人甲: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使人睿智、明理;知识能激人奋发,促人上进;知识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主持人乙: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成就了他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代伟人毛泽东博览群书,海纳百川,领导人民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用知识谱写出了光辉的篇章。是知识,让高尔基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是知识,让爱迪生从贫民窟走入了曼哈顿;是知识,让轮椅上的霍金成了全世界的骄傲!
主持人(合):今天让我们共同感受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梦想。
活动一 榜样的力量
主持人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课前的安排,我们每个小组轮流展示搜集的名人事例,其他小组同学思考:这些榜样的成长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小组1:陈章良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采访时强调,进入大学读书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他所有的成功都源于此。陈章良出生在福建沿海一个偏僻的渔村里,9岁才上小学,但26岁时就成了中国国家“863”高技术专家委员会最年轻的专家,35岁担任北大副校长,是当时中国科学家协会最年轻的常委。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例子。
小组2:在农村插过队、当过国棉厂工人的张艺谋,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后,他和陈凯歌、田壮壮等一起成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从1984年担任《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摄影到1987年出任导演,张艺谋推出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影片让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这位被美国《娱乐周刊》评选为当代世界二十位大导演之一的中国人,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张艺谋说:“考上电影学院,是我一生最大的命运改变。”他甚至还写了一篇文章——《知识改变命运》。
小组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率领科研团队在1973年开启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十年的时间解决了数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地回答了世界上“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正如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被推广到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被盛赞为“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
主持人乙:知识改变命运。一个有知识的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有知识的人能改变国家的命运。中国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太空漫步的梦想的实现,都源自知识的力量。知识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让中国正昂首走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
主持人甲:苦难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多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魏宏远的成才道路同样给了我们深刻启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名叫魏宏远。高考结束时,魏宏远年仅18岁。然而,命运弄人,尽管他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所报考院校的录取线,但因为体检不合格,他失去了升学机会,原因是他的身体有残疾。生活不允许魏宏远游手好闲,18岁的他开始了街头摆地摊的生活。在一年多的街头小贩生活中,魏宏远没有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读书。在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碌之后,魏宏远常常把目光聚焦在书本上。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求学,因为只有求学才能改变未来。在老师的帮助下,魏宏远重新回到课堂。他倍加珍惜读书的机会,读书时就像是在拼命。一年的勤奋换来高考的巨大丰收,魏宏远被兰州大学录取。在取得上海大学的硕士学位后,魏宏远想继续深造,将目光投向复旦大学并最终成为复旦大学的博士生。
学习使魏宏远的生活脱胎换骨。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魏宏远感到无比快意:他可以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他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声,他在抓紧分分秒秒汲取知识的力量。
魏宏远说:“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知识使我获得尊严,知识也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我这一生注定将与知识为伴。”
(主持人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主持人乙:拿破仑曾说:“真正的征服,唯一不使人遗憾的征服,就是对无知的征服。”学习是一个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好好地读书、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使自己的学识更为广博,使自己的胸襟更为开阔,使自己的认识更加富有见地。
活动二 交流分享学习经验
主持人甲:古今中外,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不胜枚举。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更重要的是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种持之以恒、全员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下面我们就交流一下各自的学习经验。
学生1: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并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休息;每天反思学习的得失。
学生2: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注意积累和整理资料;平时学习刻苦,考试怀有平常心。
学生3: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注意提高学习效率,不提倡熬夜复习,不搞疲劳战术。
学生4:不打题海战,认真做好学校配发的习题;做题的关键不在于刷题,而在于做精、做透、反思与总结。
…………
活动三 交流分享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持人乙:读书照亮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让知识为您插上理想的翅膀!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就让我们一同了解以下的学习习惯。你在哪几个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多努力?
1.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包括主动预习、主动复习、主动独立完成作业等。这种习惯如果养成,我们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久而久之,时间转化成了知识,知识转化成了智慧,这就逐渐形成了学习上的优势。
2.课前准备的习惯。(1)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进行预习,及时完成预习任务。(2)每堂课上课前,根据课表自觉检查本堂课教材、预习学案、听课笔记本、练习本、作业本以及必需的文具用品等是否都准备齐全,并放置在课桌左上角。(3)与本堂课无关的物品,不要放在课桌上,以免分散精力,影响本课学习。(4)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停止喧哗、追赶打闹等一切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坐在座位上静候老师的到来。
3.上课专心听讲、记笔记的习惯。在课上要专心地听老师讲、听同学讲,并在探究交流和学习展示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靠在座位上打瞌睡或做诸如讲小话、开小差等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的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等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要独立思考完成作业,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也不能把自己的作业给别人抄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要主动问老师,或征得老师的同意后,选做适合自己的题目。
5.及时复习的习惯。复习是对知识巩固和消化的过程。课后一定要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对课堂上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反思、总结,搞清楚哪些地方会了,哪些地方还不会。
6.不懂就问的习惯。有的同学有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又因爱面子,不肯问同学和老师。这样的话,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就会陷入被动局面。因此,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虚心地、及时地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万一没有及时找到自己的任课老师,也可问其他班级、其他年级的老师。
7.整理错题的习惯。(1)错题本的功能。错题本主要是记录练习、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题,供自己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分析出错的原因、归纳正确答案的解题思路以及教训反思等都可以写在错题本上。(2)错题本的准备。语文、数学、英语3科各准备一本错题本,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类科目和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文科类科目可集中各准备一本错题本。(3)错题本的使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经常翻阅错题本,汲取出错的教训,争取不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两次错误。
8.课外阅读的习惯。(1)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本班图书角进行课外阅读,争取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小时,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2)要专门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摘录美词佳句,记录心得体会,不断提高阅读深度和阅读品位。(3)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和伟人传记,适量订阅一些课外读物。
9.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1)认知自己所面临的问题。(2)搜集相关问题的所有信息。(3)打破原有模式,从各个方面尝试各种新的组合,包括改变方向、改变角度、改变起点、改变顺序、改变数量、改变范围、改变条件、改变环境等。(4)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5)让大脑放松,让思维越过尽可能多的领域,以引发灵感。(6)检验新的思维成果。
(学生先分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