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程序】
活动一 创新改变生活
主持人甲: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创新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学生1:高速、通畅是4G通信技术的优势,它使我们的通信更简单、更可靠、更高效。
学生2:随着国产新药的不断出现,百姓能够吃上质高价廉的新药。
学生3:空气调节运动服、换气鞋、自动喂饭机、同声翻译笔等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
主持人甲:这些变化的出现,靠的就是创新。当然,正因为创新,科学技术也会不断地更新换代。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现在用的课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你们希望怎样改进?
(学生根据平常对课桌的使用提出自己的观点,主持人适时追问、点拨。)
主持人乙:伟大的创新皆源于激发人们的伟大想象,就像同学们刚才这样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下面我们进入下一个活动——交流中外科学家或发明家的故事。
活动二 故事会
学生1: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越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越快。当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这个“真理”。
2000多年后,一位年轻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他就是伽利略,因为他曾经目睹大小不同的冰雹的下落速度是一样的。
伽利略做了许多实验,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于是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却得到别人的嘲讽。
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伽利略拿着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登上比萨斜塔,在众人注视下,把两个铁球同时推了下去。“砰”的一声,两只球同时落地——著名的“自由落体定律”诞生了。
学生2:丹麦医生芬森有一个习惯,喜欢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有一次,一只正在阳光下睡懒觉的猫引起了他的注意。
芬森惊奇地发现,当阳光照不到猫身上时,它就站起来,走到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打盹儿。
这个发现唤起了芬森的好奇心。
猫为什么喜欢待在阳光下呢?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么,这种做法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呢?经过芬森的研究,闻名世界的“日光疗法”便在世界上诞生了。芬森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学生3:比尔·盖茨刚上大学时学习了一些软件知识,发现开发软件商机无限,于是在大学二年级时便退学进行软件开发,后来成了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
隔壁班有一名同学非常崇拜比尔·盖茨。小学时,他就对电脑很感兴趣,进入初中后,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电脑设计大赛并取得好成绩。为此,他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电脑上,也因此有的学科成绩很不理想。现在,他也打算退学,从事软件方面的研究。
…………
主持人甲:同学们,在第三个故事中,你赞同隔壁班同学的做法和想法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各自的看法。)
主持人乙: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比尔·盖茨在接受专访时说:“在我离开哈佛之前,我已经在那里学完了3年的课程。虽然我没有继续在大学的课堂里听课,但我从未停止学习。”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最美中学生刘天翼的事迹。
活动三 榜样在身边
最美中学生标兵刘天翼是北京市第二中学的一名高中生。对于刘天翼来说,成为志愿者为社会作贡献,已经成为他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寒暑假,他都会拿出5到10天的时间投身于公益事业。他认为,志愿者的工作就是把自己课余的时间不求回报地回馈给社会,这是志愿者们肩负的使命。
刘天翼不仅是一名中学生志愿者,还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创新研究。他说:“每当我出门坐公交的时候,我总是纠结于去左边的车站还是右边的车站。这时我产生出了具体研究一下的想法。于是,我和一名同学合作,与导师协商,从收集资料开始,调查取证,论证分析,在经历数十次修改之后,终于发表了《关于乘坐公交车时部分因素对站点选择之影响的初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在生活中也处处充满着科学,只要细心观察生活,科学就会诞生。”
“从高中开始,我加入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出色的表现使我得以代表学校参加2015FTC科技挑战赛。从北京开始,每一场比赛都凝结了我们这个团队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不懈努力。作为整个团队里的副队长,我扮演了一个开拓创新、组织沟通的重要角色。在整个过程中,我与其他9名队员努力奋斗,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在活动中,我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我也对科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科学并不总是一板一眼的,也可以是充满着想象力与创新的。”刘天翼说。
主持人甲:同学们,我们刚才了解了刘天翼的事迹,你认为刘天翼同学的哪些优秀品质或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交流回答。)
主持人乙:我们身边的同龄人虽然不像科学家那样已经有了影响巨大的创新理论或创新技术,但是这些一点一滴的创新言行更能影响和带动我们不断努力。
活动四 创新驱动发展
主持人甲:同学们,我想现场调查一下,你们家里的空调是什么牌子的?(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家庭普遍使用海尔、格力、海信等国产品牌的家用电器。)那十几年前,我们的家庭是否都愿意购买使用这些国产品牌呢?
主持人乙: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思考一下:格力为什么不惜花3亿人民币购买最先进的技术?格力遭到拒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视频简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面对开放的国内国外市场,中国家电业被迫和国际巨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些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变成国际品牌厂商的加工厂,但也有企业深知,如果不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命运就会一直被捏在别人手上。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协会理事长姜丰说,格力曾经打算拿3亿人民币向国外公司买技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我们去买技术的时候人家拒绝了,因为国外公司说那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不可能卖。这句话敲醒了我们。”
(主持人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学生1:最先进的技术意味着成就最好的产品,就会得到最多消费者的认可。
学生2:格力遭到拒绝说明新的技术是企业最有力的武器,企业是不会随便转让给别人的。
主持人乙: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切肤之痛。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只有自主创新,才能赢得主动。下面让我们一起动手开展一个创新实践活动。
活动五 创意无限,多彩生活
废旧台历巧创作
制作材料:废旧台历、剪刀、纸、彩笔、胶带。
制作要求:
1.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将碎纸装入袋中。
2.利用提供的材料,将旧台历制成一件工艺品或生活用品。
3.制作前,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案,然后做好分工,合作完成。
4.展示时,陈述作品名称和创作感受。
(主持人下发制作材料;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创新完成作品,陈述作品名称和创作感受;主持人适时评价鼓励。)
学生1:我做的是一个笔筒。
学生2:我做的是一个摆件。
主持人甲: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我们一起创新,品味多彩人生。最后,请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创新不是一句空话,也并非难以企及,其实创新就在你我的手上。我们应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踏着时代的浪潮,插上创新的翅膀。下一个创造辉煌的就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