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80年代)
2025年10月13日
三、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80年代)
在我国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创立者,居于首位的是顾颉刚教授,其次才是他的同事们和学生。
早在80多年前,即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顾颉刚先生的倡导下,于1934年2月,在当时的北平成立了以古代著名地理著作《禹贡》命名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筹备处,至1936年5月,“禹贡学会”正式诞生。“禹贡学会”的诞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初具雏形的重要标志。这个学会提出了扩大、改造沿革地理学,建立历史地理学的任务。这个学会,在三年半的时间内按期出版历史地理专业刊物《禹贡》(半月刊),还编印了若干禹贡学会丛书。禹贡学会当时的研究工作,客观上继续了清代中期乾嘉学者的业绩,但对现代科学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形成来说,其作用无疑是标志性的。禹贡学会存在的时间虽短,但毕竟促使当时学术界形成了一种研究历史地理的风气。同时,禹贡学会通过自己的活动,还培养出来了一批历史地理学的专门人才,如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等就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历史地理学的专门人才,并且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界享有崇高声誉的重要专家和学术研究的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