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研究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如今,在四十余年的时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历史地理学在理论探讨及若干子系学科如植被、水系、沙漠、气候、疆域、政区、都城、长城、关塞、交通、地图、地名、文化发源地等方面研究都有丰硕的学术成果面世。很多高校历史学和地理学专业开设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课,部分高校还招收与培养了大量硕士与博士研究生,这些令人振奋的现实,自然预示着更加喜人的学科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成果很多,在著作中既有综合性的成果,又有专题性的成果;在学术论文中既有论述宏观问题的成果,又有探讨微观问题的成果。这本《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论》,是在二十多年屡经修改补充的讲稿基础上增补而成的,所做的增补工作,一是增补了历史地理学学科概念、学科理论等部分内容,增强了一定的学科特点;二是增补了各章节相关部分的资料,使各部分说服力有所增强。其实所做增补工作仍有欠缺之处,尤其部分问题叙述知识性内容多的现象未能完全改变。

这本著作是在三十多年前开始编写时,自己既缺乏搞学术研究的经验,也不懂得学术规范,当时未能对资料出典作注的部分,现在虽然尽力补了不少,但仍有一些稀缺文献和论著的出处因查找不到而留下了遗憾。

在本著作的写作中,深感最难把握的问题是历代王朝疆域的边界及其变化问题。这方面虽有不少中国的资料,但相关外国资料很缺乏,这样问题虽然大体写清楚了,但深度、广度则明显不足。这本历史地理学著作如果能够配上一些地图那就好了,可是自己缺乏绘制地图的技能,而正式出版的地图与本书内容很难对上口,所以地图只好缺略了。这本书稿的体系比较完整,各部分写得都较充实,这对初学和自学的读者是有好处的,也对学科的教学是有所帮助的。

作 者

于西北师范大学寓所

2017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