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主要文献
2025年10月13日
第十一章 中国历史地理学主要文献
我国的历史地理学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具有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历史。远在最早的地理文献诞生以前,先民的地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早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在进行狩猎、采集、捕鱼等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对地理有了认识,并不断总结了一些地理知识。在文字创制以前,人类的地理知识因无法记载,必然用口授的方法进行传播,当文字创制以后,人们就把地理知识用文字刻在龟甲、兽骨和陶器上。用这一方法保存下来的远古地理知识自然是些零星与不完整的,尚未形成专门的地理文献。大约到了商周时期,文字记事的范围有了扩大,地理知识积累也更为丰富,记事除用金(铜器)、石(石器)之外,已开始使用竹简与木牍,这样就出现了一部分较长篇幅的简册著作。但由于竹木简不易保存,从而不少最初的地理文献佚失了。至于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然保存的一部分简册,不可避免地在梦书坑儒时被焚毁了。
地理学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仍有大量珍品被保存了下来。这些珍贵的地理学遗产一方面为我们研究古代地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又为我们发展现代地理学提供了借鉴。
现存古代地理学文献比较多,比如“二十五史”中的《地理志》、地理总志、元明清各王朝的《一统志》、众多山川志、都城志等。在这里我们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地理学文献,大体按时序分别予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