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志时期
2025年10月13日
三、方志时期
气候变迁史上的方志时期,就是依据地方志所载物候资料进行研究的气候变迁时期。这一时期是指公元1400—1900年的500年间。
根据方志所载物候资料,在这一时期,气候虽曾出现过短期温暖,但总的趋势仍是寒冷,其中最寒冷的冬季是在公元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900年间。若以世纪区分,则以十七世纪为最冷,共十四个严寒冬天;十九世纪次之,共有十个严寒冬天。
清朝初年杭州人谈迁根据亲身经历,写了方志性著作《北遊录》,书中记载了他本人于1653—1655年往返京杭时所亲眼见到的物候现象。书中说,他于1653年冬天自杭州乘船经运河去北京,于阳历11月18日到达天津时,运河已冰冻;至11月20日,河冰更坚,只得改乘车去北京。当1655年阳历3月5日他返杭州时,北京运河已开始解冻。根据谈迁记载的物候资料推断,当时运河封冰期一年中共有107天之久。可是新中国成立后水利电力部水文研究所整理的1930—1949年天津附近杨柳青站所作的记录,这20年间,运河冰冻平均每年只有56天,封冰平均日期为12月26日,开河平均日期为2月20日。可见,清初不但运河封冻期比现在长50天左右,而且封冻日期也比现在早1个月之久,开河日期比现在晚15天。这说明,当时京津地区冬季气候严寒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