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古都北京

第四节 古都北京

北京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国都,历史也非常悠久。北京在西周、春秋、战国时名为蓟,是燕国的都城。秦称广阳,汉以后称幽州,隋称涿郡,辽代改称南京,金朝改称中都,元朝初年改名燕京路,接着改称中都,再改为大都,并定作都城。明代初年改名北平,“靖难之役”后,朱棣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又称京师,并以此为都。清入关仍以北京为都,并沿用原名。历史上,北京作为都城先后有连续的有两个阶段,西周初至秦统一为第一阶段,连续作燕国都城800年左右;封建社会后期辽、金、元、明、清五代为第二阶段,连续作都城700年左右。先后两个阶段作都城时间约1500年之久。

北京在封建社会后期能够连续作为我国都城,我们以为,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北京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二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