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金界壕

四、金界壕

金人占领黄河流域之后,成为我国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在长江流域的政治势力是南宋,南宋也比较强大。在漠北一带是新兴的蒙古,宁夏等地是西夏政权占领地区。在地理环境上,金居中,南宋与蒙古、西夏居南北,显然存在着对金的南北夹攻之势。而金人政权一直对南宋采取攻势,对蒙古、西夏在某种程度上采取守势。在这种情况下,金为防御蒙古、西夏的进攻,在双方的边界地区挖掘了互相不连接的几段壕沟。壕沟大体分为三段,形成西南—东北走向。壕沟均在内蒙古境内,地处内蒙古中部和东部。

西段壕,西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南面、黄河拐弯处的托克托,然后向东北延伸,经过四王子旗、商都,后分两条,一条到达北部的镶黄旗,另一条向东北,经康保、太仆寺旗折向北,达正蓝旗。

中段壕,从正蓝旗东面的达赉诺尔开始,伸向东北,经林西、巴林左旗、科尔沁右翼中旗,达呼林河右岸(霍勒河)。

东段壕,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大致是沿兴安岭挖掘的。这段壕从科尔沁右翼前旗开始伸向东北,经扎赉特旗,入黑龙江境,经龙江县、甘南县、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嫩江岸上。

以上三段壕并不衔接。在金朝前后的历朝历代,都是在地面上筑土为墙,为地上长城,而唯金人掘地为壕,壕无疑也可说是“地下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