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性质与作用
2025年10月13日
六、长城的性质与作用
长城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对于长城性质的看法,在中外史学界是有分歧的,中国人认为长城是军事防御线,外国有的人则认为是国界。我们认为,要确定长城的性质,关键在于把握当时谁修长城、长城修在什么地方这样两个方面。早在西周时期,曾经“城彼朔方”,这是西周为防御北方民族而筑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诸侯国为互防而修筑长城。秦、汉、南北朝、隋、唐、明等汉族统一王朝和割据政权的管辖范围远远超过了长城,长城根本不存在国界的性质与作用,从而长城在秦汉之后,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军事防御线。“金界壕”更为明显地反映出它是女真族与北方草原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军事防御线。
关于长城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我们总的看法是:长城的历史作用实际上是既有益,也有害,益远远大于害的。就中原诸侯国间互防长城和各少数民族间互防长城而言,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护了各有关民族政权的安全,为有关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也在一定的时间与地区内阻碍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往来。就中原王朝边防长城而言,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预防了各少数民族的侵扰、掠夺,保卫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的文明,但也在历史上不可避免地阻碍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往来,影响了中原王朝与边疆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这也在很多时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原汉族与北部边疆民族之间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