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引 子

夏末初秋,中午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

20多条渔船相继从崂山王哥庄街道黄山社区的渔港出发。一年一度的海蜇捕捞“大戏”正式拉开序幕。潮水涌动,渔民忙碌。热闹的景象如同海上的波浪,一波接着一波蜂拥而来。渔港岸畔,黄山社区的男男女女早已做好迎接海蜇上岸的准备。码头上不时夹杂着烟台、威海、温州等地的口音,人们耳听八方,早已知晓这是到码头上收海蜇的新老客商。

机船轰鸣的响声打破了崂山湾东向的宁静,渔船出港之后,个把钟头才过,就有海蜇陆续上岸,10000斤……20000斤……50000斤……100000斤的海蜇浩浩荡荡,甚是壮观。远道而来的各路贩子们争先恐后,只待吃顿饭的功夫便将所有渔船捕捞的海蜇一抢而光。

“我说兄弟,这一条船上的海蜇两三千斤吧?”海蜇贩子操着异乡人的口音跟一位黄山姓林的渔民搭汕。

“可不止你说的这个数。咱这条船上的海蜇少说四五千斤!下一趟的捕捞怕是还要增多老鼻子的数量。这可不是瞎说啊!”果然,下一趟渔船海蜇捕捞归航后,码头再次欢腾起来。“这一趟捞的海蜇数不止5000斤呢!”姓林的渔民把船靠近岸边,紧接着跳下船,趟着海水把等在岸边的女人背到船上。“嗨,孩儿他娘,上船扒海蜇喽……”那女人是林姓渔民的老婆,她接应家中男人的指令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上船后便开始扒海蜇里子、爪子、脑子,忙得不亦乐乎。一辆,两辆,三辆……专门拉海鲜的冷藏车停在岸边,只等谈好价钱的海蜇上车。

“‘黄山海蜇’,我全要了!”一名山东乳山那边来的贩子霸气地“宣告”。烟台、威海的贩子岂能罢休……

望着这一幕,姓林的渔民想起自己早些年不仅要在海里打海蜇,也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卖海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