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引 子

“晴朗的天,蓝色的海,岬角蜿蜒,海湾曲折。海上看山,群峰攒簇,云雾缭绕;登山观海,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这是何等的景色啊!”如此朗朗慨叹,又如此绵绵情怀,出自渔民的口怕是无人相信。若是说一位诗人的吟诵,倒也不会惹人惊诧。倘若说这是一位渔民,对,一位当代女渔民的诗情抒发,又有多少人会惊讶?

2000年,也就是千禧之年的第一个春天,鲜花在崂山遍地盛开。

“这次进到山里来,咱们就是走走看看,没有预谋啊!”说这话的是一位刚刚人到中年的女子,面目清秀,相貌俊雅,服饰打扮完全是城里人的样子。与她随行的人,也都一个个气质不俗,都是些生活无忧的城里人。

“王大姐以前写过诗的,今儿个游崂山得给咱大伙儿再写首诗吭……”友人们边走边游,边游边侃,似乎都在期盼着一首美诗在这个时刻隆重诞生。

说笑间,众人便来到一个叫“雕龙嘴”的地方。但见海岸一岬角深入海中,悬崖底部直插大海,石岩色彩满是赤黄,遥望形似昂首龙头;海水烘托一巨大的圆石悬空探出,宛若骊龙颚下珠……众人惊呼,忘乎所以,觉得是落入到了人间仙境,美妙玄奇!

恰在此时,一个长须的“仙人”飘忽而至。噢,原来是一城里的熟人!众人怎就会将他看作是“仙人”?那“仙人”并不急于给出答案,不慌不忙地说道:“各位兄弟姐妹,跟我来!”他把众人领到了一处临海而建的小屋。“这里可观海听涛,可看日出海,真是只有神仙的居所才可以与之媲美。”众人连连啧叹,赞语不停。等到大家搞明白这是一座用来养扇贝的小屋时,人到中年的女子忽就怦然心动,仿佛一下子被撩拨到少女时代在崂山月光下的奇妙憧憬!

“我自己的后半生也该在这样的仙境中度日才够幸福……”女子的表达激起了同伴的共鸣。众人一个个抢着建议:“咱们也来崂山海边养扇贝吧!”“仙人”却道:“养扇贝要跟海打交道,能吃渔民的苦,方能……”他没把话说下去,众人个个聪明,心领神会。女子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她要做当代的女渔民!然而众人并未忘记今日神游初衷,仍是坚持要女子写诗吟诵。

“我的诗就在崂山脚下的这片海了!”女子瞭望远方,山海间一首长长的诗篇正开始深情地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