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引 子

“台风!台风就要来了!赶紧拔网!”

这个吼声从老船长嘴里发出的时候,天空黑压压一片,海上的浪头像怪兽似的朝着渔船的两侧狠命地拍打,眼看着渔船就被掀起。立在船头的渔民已经无法稳稳地站直身体,稍一走神,掉到海里便是没命。

倾盆大雨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好像还嫌眼前的景况不够惨烈。

“咱现在的方位是在哪里?”最应该清楚这个问题的老船长明知故问,平时他不用看海图,也该大体知道渔船的方位在哪里。没有人应答,但是人人都知道这是在靠近崂山头的海域,打鱼的人同时明白这是在92海区和93海区的位置。一遇台风,这片海域便是风高浪急,天海混沌,人船遇难,摊上个事儿就是不吉利的命。

拔网,拔网!船上的渔民拼着命地将海水中的渔网拔拽……

这时,不吉利的事儿落在了这条渔船上——渔网在海水中盘根错节,不知什么时候乱了方寸。

“船长,船长去哪儿了?”掌舵的大车手带着嘶哑的声腔没命般地喊问。

老船长正在激流的风浪中扎猛子,一次不成功,紧接着第二次,还是不成功。海水无情地将老船长托出海面。

“爷爷,让俺来!”说这话的是一个20出头的青年渔民,他非常清楚老船长要干什么。只有钻进海水里去割网,才是渔船自救的唯一选择!老船长稍有迟疑,他拒绝了年轻人的请求。面对这个村里论辈分是自己孙子的渔民,老船长拒绝的理由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年轻人的家里交代,要知道这年轻人可是父亲眼中的“独苗宝贝”哪!年轻人没有迟疑,他没像老船长那般纠结顾虑,一个猛子就扎到了汹涌的海水里。割网,割网!年轻人艰难地游动着自己的身子使足全身力气将错乱的四五条流动渔网一一割断,等到他浮出海面,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也被割伤,是暗礁还是渔具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渔船有了脱险的希望。冻得发抖的年轻人顾不得自己的性命安危,即刻又加入起网的抢险中。

黑黢黢的夜,渔民们分不清是几点钟的时辰,大概在下半夜两三点钟,所有的渔网总算是被完全拔起。天刚蒙蒙亮,渔船便从崂山头海域启航向着自己渔村的仰口码头驶去。

“嗨——嗨——嗨……”第二天9点来钟,向北航行的渔船仍在风浪中颠簸,只见老船长憋着满脸的呼吸,朝着船头的方向声嘶力竭地吆喝。

“爷爷,你这是喊什么呢?”昨个夜里舍命扎猛子割网的年轻人不停地问老船长。

“俺这是吓唬吓唬风浪呢!大海啊,你就别跟俺们过不去啦!咱这船上还有‘独苗’呢……”老船长仰天长叹,他的祈求无比虔诚。

苍天果然有眼,兴许是老船长的“吓唬”也产生了威力,一船人躲过劫难!

渔船终于回到仰口码头时,年轻人却没有第一时间见到自己的父亲。他当时真不知道父亲第一时间得知险情后,已经连夜驱车在往十几公里外的崂山头海域那边急赶。

等到父子俩终于相逢时,彼此默默无语。

“丰德啊,你这个‘独苗’有福哪!”老船长本想夸一夸舍身救险的年轻人,却对年轻人的父亲说出这么一句话。

“孩子有福,也是托咱曲家庄的福呢!”年轻人的父亲充满感恩地慨叹。他也是个出海打鱼的老渔民,说出这句话来,完全是掏心窝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