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海风吹拂着波涛,浪头簇拥着一座四面环海的孤岛。从青岛市区瞭望,这岛子在青岛的东南方向,算作青岛第二高的海岛。繁茂的植物覆盖着整座山脉,各种各样的海鸟在山脉的周围不断盘旋,各种各样的蝴蝶在山海间翩翩起舞。如此这般美丽的海岛,却从来没有人类居住。这海岛,陆地上的人们叫作“大公岛”。
1993年初秋的一天,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一条七八米见长的小渔船开足马力绕过大公岛,正准备驶向回家的归途。一只“碧凤蝶”飘忽而来,船上的人毫不在意,他们更专注的是今天的收获又能挣多少人民币。
“大哥,又打鱼又收购鱼,咱这船该换换了。”一个秀气的年轻人边干活边与船上的另一个渔民说着话儿。看上去年轻人不过而立之年的样子。
大哥起初没有什么应声,突然间,他抬眼西望,在海面上看到一条比自家渔船大好几倍的机船正向东驶来。“大哥,这船是红岛那边的。”年轻人也看到了这条船。他很确定这条船是专捕对虾的大马力渔船。
大哥正在诧异,嘹亮的喊声从那条大渔船上一波又一波传来。大哥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身旁的年轻人。“大哥,这船是喊着让咱们停下来的。”年轻人的话令大哥半信半疑,直到大渔船快速撵上自己的船尾,大哥才确信,原来大渔船真是撵着他们这条小船来的。大渔船眼看着就要靠过来,年轻人终是明白,这大渔船上的人是要跟小渔船上的人做交易的。大哥看清了大渔船上的大对虾,他的目光煞是眼馋。
“俺们不是收海货的!”年轻人机智地回应大渔船上的人。
“快拉倒吧!你们在海上收海货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谁不认识?这样吧,19块钱1斤,给你们最便宜的价儿了,收着吧,能收多少算多少!”大渔船上的一位长者亮堂堂地请求,他实诚地说今年的大对虾太多了,捕捞的量从来没有今年这么多。
大哥不语,他无奈地摇摇头。年轻人也是一脸的无奈,他对那长者也是实诚的口气:“大叔,不是咱不想收你这大对虾,是咱真的没钱了呢……”
长者疑虑片刻,终是相信了年轻人的坦白告知,颇是遗憾地“放”过了眼前的这条小渔船。
快要回到沙子口渔码头的时候,大哥提醒年轻人,说是到家了。年轻人却所答非所问,说咱要是有钱,今儿个准能赚大票子。大哥看一眼年轻人,心里明白,这后生怕是又要盘算什么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