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概况】学院设有2个教学机构: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系。拥有中德环境技术中心(湖南)、中加能源环境生态中心、“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点1个。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1人。

【人才培养】全年招收本科生91人,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75人,博士研究生26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2人。在读本科生328人;应届本科毕业生71人,硕士毕业生96人,博士毕业生17人。现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完成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8项,其中国家级2项;新增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1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项。

【科学研究】全年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2项,横向科研项目12项,实到科研经费770万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EI收录141篇。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源刊论文1篇。组织申报发明专利40项,获国家专利局批准发明专利33项。

【学科与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人(依托湖南大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新引进副教授1人,助理教授3人;学院派出3名骨干青年教师赴国外著名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研究,1名骨干青年教师圆满完成访问任务按时返校。现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人,湖南省首届科技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12人,湖南省首批“青年百人计划”人才1人。

【合作交流】全年邀请2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行学术报告15场。主持完成湖南大学国际青年学者岳麓论坛环境分论坛学术讲座。师生参加国际会议、出国考察、交流等活动20余次。国家公派出国3人,其中联合培养博士2人,出国攻读博士1人。

【党建与思政工作】现有教师党员26名,学生党员255名。组织师生开展“两学一做”系列学习教育活动;规范推优入党,新发展党员29名,30名预备党员顺利转正。学院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获得省级奖项2项。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55%、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为97.94%。

重要工作及标志性成果

【ESI学科排名取得突破】根据汤森路透2016年9月23日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显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首次进入全球ESI前1%。年度内ESI发布的最新HOTPAPER榜单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有13篇次论文入选(湖南大学共27篇次)。

【曾光明教授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光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功能纳米材料和微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湿地新方法”项目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供稿人 方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