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统计学院

金融与统计学院

【概况】学院设有货币金融系、应用金融系、金融工程系、风险管理保险系、统计学系5个教学研究单位,设有信用研究中心省级研究基地。设有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金融学、保险学、统计学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点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38人。

【人才培养】全年招收本科生343人,硕士研究生244人,博士研究生20人。在读本科生1 541人,应届本科毕业生440人,硕士毕业生220人,博士毕业生9人。金融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保险学2个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金融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资助建设专业。5名教授入选教育部国家开放课程专家库。《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进入第一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际化课程“海外名师课程”2门,慕课2门;教改课题“金融学专业综合改革”获省级立项资助。获“慕课”课程建设项目2项;SIT立项29项。着力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荣获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获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举办的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人、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优秀指导教师1人;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际性三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第九届认证杯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全国市场调查大赛”等,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科学研究】全年新增科研项目62项,新增科研合同总经费793.65万元,到账经费535.9万元。新增科研论文127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部;获湖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社会力量奖6项;获湖南省第五届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1人。杨胜刚教授的《我省推进PPP模式的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金融创新促进我省非公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均被湖南省《决策参考》采用并分别获得湖南省副省长李友志、何报翔批示,《加强移动互联网自主性管控的建议》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采用。彭建刚教授的《2015年度湖南区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报告》获湖南省常务副省长陈向群批示。戴晓凤教授的《关于两创平台中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建议》获湖南省省长杜家毫、常务副省长陈向群批示。任英华副教授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综合评价系统V1.0”获软件制品著作权。

【学科与队伍建设】金融学科(含保险学)进入湖南大学“985工程”三期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顺利通过湖南省重点学科年度检查,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进一步加强,硕士、博士学位点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现有国家首批“万人计划”领军人物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新进教师2人;晋升教授职称1人、副教授2人、职称职级六级1人,申报评审岳麓学者4人,外聘非全职教授7人;选派2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攻读博士后及访学,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成为SOA北美精算师协会UCAP高校。

【合作交流】以“国际化”思维和视野推进校际交流,促进本科生、研究生交流培养的国际化。邀请3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开设2门暑期“海外名师”课程,开办2期“学术周”活动。专任教师、优秀学生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20多人次。

【党建与思政工作】学院现有教工党员73名,学生党员461名。加强党建工作、党支部建设工作,完成党支部改选、党委换届选举工作。践行“三严三实”,落实“两学一做”,学院组织开展2次大型的教工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构建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互建共进”特色党建工作模式,联合离退休党支部举办主题读书活动、主题教育学习活动2次。

重要工作及标志性成果

【举办金融与统计论坛】举办“金融与统计论坛”,全年邀请3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举办学术讲座或学术交流。开展“岳麓论坛”学术活动;10月,承办“全国金融人才培养研讨会”,全国教指委及全国高校240名代表参加会议;11月,承办“全国工业统计学会年会”。

【打造信用研究中心基地平台】作为“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三年一度的评估中评为“优秀”。形成“信用经济与信用制度”“信用环境评价与优化”“征信关键技术与标准化”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特色鲜明和影响广泛的研究成果。

【校庆筹款及自主创收工作】迎校庆筹款3 100万元,自主创收近200万元,开展“迎校庆学术周”高端学术活动。

(供稿人 刘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