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工作
【概况】认真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高等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发挥统战工作的优势和作用,强化高校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导,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为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对学校统战工作的领导,出台《中共湖南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为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开展工作提供保障,支持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开展国情考察、主题实践、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在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所在单位设立会议室和活动室。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校领导同党外人士联谊交友机制、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机制、传达重要文件和邀请参加重要会议机制以及支持党外人士发挥作用机制。
【党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支持各党派基层组织开展“四同创建”“两学一助”等主题教育活动,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纳入学校中层干部学习培训体系和两级中心组学习;全年选送优秀党外干部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20余次。完善校院两级联谊交友制度,校党委常委全体成员与7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21名党外代表人士直接挂钩,建立联系。坚持把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一支50人左右的党外代表人士后备干部队伍,成功推荐选送优秀党外干部邱仁华赴郴州临武县挂职锻炼。顺利完成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推选工作。1人当选岳麓区人大代表,5人被确定为岳麓区政协委员,2人被确定为长沙市政协委员。1人荣获湖南省第二届“同心人物”,4人获湖南省优秀政协委员,7位教授成为首批获聘的湖南统一战线建言献策智库专家,2人被聘任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1人被聘为湖南省文史馆员。推荐8人为省知联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民主党派团体工作】开展统一战线基本情况摸底工作,建立湖南大学统一战线数据库,配合完成教育部基本数据清查工作。构筑民主参与机制,教代会、干部民主推荐会邀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积极联系和鼓励党外人士围绕学校的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建言献策。指导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指导致公党基层委员会和民革总支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全年各民主党派共发展党员15人,获得各种奖励9项。
【民族宗教工作】出台《湖南大学加强民族团结示范教育基地工作方案》,开展“九个一”活动,学校被湖南省推荐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申报单位;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加长沙市民族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竞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联系长沙市人民政府为学校具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回族、维吾尔族等十个少数民族群众发放2017年度清真牛肉补贴;联合保卫部门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完成涉及宗教工作的专题调研,学校作为高校代表在省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专题调研会上发言。
【港澳台侨统战工作】出台《湖南大学关于组织在校港澳台生开展社会实践与历史文化考察活动的方案》,学校《开展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促进两岸三地交往交流》获2016年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举办“龙脉相传 青春中华”2016年湘台大学生联谊交流暨夏令营闭营式和第二届中华文化论坛—两岸青年论坛两大主题活动。召开了学校对台工作会议。指导侨联完成换届筹备工作,完成省侨联2016年特聘专家推荐工作、省侨联扶侨帮困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自查工作和全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来校开展文化调研活动;积极参加侨联组织的各项科技创新活动,2人获全国侨联创新奖。
【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的研究和宣传】积极开展统一战线理论政策研究,邀请省委统战部研究室的领导对一些重要课题进行指导。成功推荐2人成为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专家、3人担任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安排专家参加省内外有关理论研究会议和社院(党校)培训。出台《湖南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将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方面统战理论研究成果纳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内容,教师承担参与统战理论研究计算工作量。改版学校统战工作网站,积极通过学校新闻网、湖南三湘统战网宣传学校统战工作,全年共发稿20多篇。
(供稿人 张 坤 汪建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