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工作

自然科学工作

【科研项目与经费】新增科研项目1 125项,科技活动经费合计88 245万元,较2015年增长7 767万元,同比增长21.4%。

全年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7项,获资助145项,资助率继续稳定在30%以上,获批直接经费8 729.53万元。其中,面上项目8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7项、重点项目1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杰青项目2项、优青项目2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点类项目2项、汽车联合基金项目1项、其他项目6项。

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8项,涉及31个重点专项,43项获立项资助。其中,牵头项目1项、课题主持6项、课题参与33项。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50项。其中,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面上项目22项、青年基金16项、小额资助项目7项,批准资助经费330万元。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6项,经费共计1 310.5万元,其中,重大专项1项、科技领军人才3人、湖湘青年人才4人。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7项,滚动1项。

2016年度青年教师成长计划资助223人,共计1 012万元。

国防科研到账经费5 061万元。学校进入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三五”共建高校行列。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准学校立项建设“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军用关键材料、军用材料与结构力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军用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6个国防特色学科。通过湖南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二级)认证现场审核。

【团队与人才】机械院“汽车碰撞安全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机械院韩旭、设艺院刘永红2位专家入选第二批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信科院李肯立、化工院蒋健晖、物电院潘安练3位专家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信科院李肯立、数学院黄勇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化工院袁林、电气院帅智康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化工院李继山、王双印、周永波、王青、机械院胡德安获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化工院邱仁华、电气院温和、物电院鲁兵安、环境院黄丹莲获湖湘青年人才。

【科技成果与奖励】全年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26项,其中获湖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自然奖2项、科技进步奖1项)、二等奖8项(自然奖2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参与5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自然奖1项、科技进步奖1项);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中国包装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等各类社会力量奖励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谭蔚泓教授获湖南省光召科技奖;陈江华教授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李树涛教授获“首届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陈燕东助理教授荣获“第十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称号;尹双凤教授获“侯德榜化学奖”青年奖。

科研论文收录数量呈稳步增长态势。2016年度共有1 476篇论文被SCI收录,全国高校排序35位,较上年增加145篇;2006—2015年8 193篇论文被引用99 598次,全国高校排序28位;1 779篇期刊论文被EI收录,全国高校排序29位,较上年增加308篇。

2016年共授权专利353件;申请专利715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3项。受理专利基金表729份,审批专利基金47.594万元;获长沙市知识产权局专利资助60.8万元;获湖南省知识产权局批省专利资助99.94万元;审核专利转让6项,合同金额50万元;专利实施许可5项,合同金额55万元;技术秘密转让合同2项,合同金额200万元。

【科研基地与平台建设】全年新增1个国家联合研究中心(智能电网优化与控制技术)、1个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智能电网优化与控制)、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激光制造、石墨烯材料与器件)、1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据分析)、1个全国性学会科普基地(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基地)。

依托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在东莞、澳门大学建立分中心。依托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苏南中心。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评估;“生物医学工程与生命化学国际示范合作基地”建设期评估优秀;“植物基因功能组学与发育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年度评估优秀;“机械工业先进制造视觉检测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评估优秀;仿真与先进设计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通过教育部评估(良好)。

【学术交流】全年举办“偏微分方程与几何分析国际研讨会”“第一届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结构国际会议”“第七届生物分析、生物医学工程与纳米技术国际会议”“纳米光学与等离子光学国际研讨会”以及“全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暨教学学术研讨会”等多次国际国内会议。

【社会服务】新增横向科研项目333项,共通过技术合同认定68项,认定技术交易额为3 119.53万元。向校财务处提交技术合同免税申报85项,提交备案材料170份,可申报免税合同金额达1 831万元。

与江苏、广西等地的企业共建一批联合研发机构,合同总金额达2 255万元;就汽车、新能源等地方急需发展领域,设立4个院士工作站。

定点扶贫工作。2016年4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集中调研活动在学校定点扶贫县隆回县召开;10月,花瑶花文化产业扶贫项目获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十大典型项目第一名。

对口支援。做好了2015—2016年度对口支援西南民族大学骨干教师进修、管理、服务工作。完成第五批共20名骨干教师在校进修锻炼工作,做好了第六批共8名骨干教师在校进修期间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制度建设】出台了《湖南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湖南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湖南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供稿人 曾志媛 刘 强 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