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概况】学院设有7个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文艺学教研室、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写作学教研室,设有汉语言文字分析处理实验室、海外汉学研究基地、汉语国际教育中心。拥有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学院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
【人才培养】全年招收本科生56人(其中自主招生12人),招收博士生3名(含1名留学生)、学术型硕士生46人(其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6人,留学生2人)及专业学位研究生26人(其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人,留学生2人)。在读本科生335人,接收转专业学生6人;应届本科毕业生97人,硕士毕业生66人,博士毕业生1人。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改课题1个,国家级创新计划立项3项。在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写作竞赛中,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本科生“农家书屋”实践调研项目获省委宣传部、团省委以及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好评,被新浪、红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科学研究】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2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新增省级社科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校定A2期刊1篇、A3期刊1篇、A&HCI论文1篇、SSCI论文1篇,另发表CSSCI论文11篇。全年到账科研经费77.1万元。
【学科与队伍建设】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2名,新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3人。获“2015年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称号1人。获评湖南省首届“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1人。
【合作交流】全年共有1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行学术报告12场。成功举办“问题与方法: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及“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高端论坛之2016年海外汉学专题论坛。新增本科留学生1人、研究生留学生5人。出国担任汉语志愿者16人次。
【党建与思政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支部书记培训2次,发展学生党员23名,举办第60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培训入党积极分子53人,培训新生党员12人。《知行教合一:习近平给我们树立的读书榜样》微党课在学校微党课竞赛中荣获第一,并被推荐参加教育部“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
重要工作及标志性成果
【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2次】10月与《文学评论》编辑部共同主办“问题与方法: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2016年《文学评论》编委会”,与会的国内外专家近80人。11月与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召开“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高端论坛之2016年海外汉学专题论坛,与会的海内外专家70多人,其中海外专家10人,国内三大海外汉学研究基地的主任全部到会。
【教育成果富有成效】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改课题立项1项、国家级创新计划3项。刘舸老师关于学生阅读的调研报告获得时任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高度重视,教育部相关司局对报告进行了研讨并给予了专门回函。
【郭建勋教授荣获“2015年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称号】5月9日,以“普及五大发展新理念,凝聚改革攻坚正能量”为主题的2016年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在常德正式启动,学院郭建勋教授荣获“2015年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称号。
【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突出】在英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3名同学的工作获得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的赞赏。在韩国2016年原语民辅助教师(CPIK)项目(Chinese teacher program in Korea)全国大赛中,学院汉语志愿者荣获银奖1项、铜奖1项。
(供稿人 杨永锋 杨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