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概况】中心于1998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精密超精密磨削技术、微纳制造技术、现代磨削装备设计与CAE技术、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型面磨削技术、高性能主轴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与装备。中心下设9个研究室:超高速磨削研究室、复杂型面磨削研究室、大型光学镜面精密磨削研究室、纳米研磨及模压成型研究室、纳米磨削研究室、高性能主轴研究室、特种精密加工研究室、先进传动技术研究室、激光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室。中心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6人,博士学位人员23人。全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5人,博士研究生4人。应届硕士毕业生18人,博士毕业生3人。

【科学研究】全年承担纵向科研项目35项,横向科研项目7项,实到科研经费1 850万元,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学术论文中被SCIE收录25篇、EI收录38篇。申报专利38项,获国家专利局批准22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侨界贡献奖1项、2011—2016年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奖1项。

【合作交流】25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到中心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行学术报告12场。举办第十二届中日超精密加工国际会议,师生参加国际会议、出国考察、交流等活动30余次。

【重要工作及标志性成果】2016年11月4—6日,由中国生产工程学会、日本精密工程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湖南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中日超精密加工国际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举办的年度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熊万里教授领衔的极端工况液体静压(电)主轴及转台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2016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尹韶辉教授获得“2011—2016年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供稿人 李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