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齐白石的成功,除了归因于持久与深入的艺术创造,还与其巧妙运用工匠技艺和民间智慧密不可分,诚如白石知己胡佩衡所言:“白石老人的作品继承了民族遗产的优良成分,并进一步创造性地发展了民族传统的笔墨技巧。所谓继承了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创造性的发展是和白石老人由木匠而为画匠,由画匠而为画家艰苦锻炼的一生分不开的。他画过木工花样,画过人像,临摹过古人的作品,也向今人名家学习文人画,长时间写生,经过深刻的生活体验,画到老,学习到老,创造到老。”[16]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如何在新世纪实现中国绘画的凤凰涅槃。我们以为:我们发幽抉微,细读齐白石人物画的价值即在于:由此既可揭示出齐白石艺术创作中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丰富对这一具有世界影响的艺术家个人艺术史的认识,同时还可为新时期中国绘画的探索与发展,提供一个富有意味的可能。

【注释】

[1]模件是生产系统中具有独立功能,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雷德侯在《万物》中使用的词汇是“Module”,其有模块、模数等义。为避免出现歧义,目前学术界约定俗成译为“模件”。

[2]郎绍君:《二十世纪中国画家研究丛书:齐白石》,天津:杨柳青书画社,1996年,第61页。

[3]胡佩衡藏《红线盗盒图》为纸本,设色,尺寸为134cm×33cm,1929年齐白石题写诗句,收录于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研究》。

[4]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述》,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43页。

[5]郎绍君:《二十世纪中国画家研究丛书:齐白石》,天津:杨柳青书画社,1996年,第78页。

[6]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48页。

[7]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157页。

[8]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58页。

[9]张次溪笔录:《白石老人自述》,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40页。

[10]苏东海编:《学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194页。

[11]雷德侯:《万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80页。

[12]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121页。

[13]陈封雄:《齐白石晚年的一幅肖像画》,《人民日报》1993年11月11日。

[14]刘振宇:《清道人画像及张大千的素描作品》,《收藏家》2005年第8期。

[15]河北省文物出境鉴定中心张金栋根据《何蝯叟手迹》后名家题跋推断该套册页由杨钧整理装裱成册,并于1913—1914年间邀请王闿运、谭泽闿、郭立山等题跋,齐白石绘制《蝯翁遗像》的时间也应在1913—1914年之间,地点位于湖南长沙,论述文章详见《齐白石何绍基像考》,刊登于2014年《文物春秋》第4期。

[16]胡佩衡、胡橐:《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