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有人说时光可以涂改记忆,齐白石的涂改行为虽属故意,但不以营利为目的,未伤害他人,只是释放情绪而已。面对曾经的过往,首先要面对,毕竟是事实,其次是不刻意忘记,这样只能加深记忆,面对一切、看淡一点是最好的方法,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最烦恼的是看不淡又放不下,想忘的忘不掉,想记的又记不起来。
【注释】
[1]自2006年起,齐白石与王缵绪的艺文交往逐渐得到关注,已产生一定数量的相关论文和专著,如任云《齐白石的蜀中书画缘》,江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齐白石四季山水屏赏析》,张玉丹、刘振宇《四川博物院藏齐白石作品初探》,韦昊昱《齐白石与四川近代四川人文》,刘振宇、成吟《四川博物院藏齐白石篆刻作品初探》等。
[2]1936年5月29日《新新新闻》。
[3]王明明主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第9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183页。
[4]郎绍君、郭天民主编:《齐白石全集》第10卷,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61页。
[5]王明明主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第9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535页。
[6]王明明主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第9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532页。
[7]1947年9月2日《大同日报》刊登《齐白石入蜀记》有齐白石赠王觉斯字轴给王缵绪,以谢相知。
[8]王明明主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第9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234页。
[9]王明明主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第9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211页。
[10]郎绍君:《齐白石的世界》,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第496页。
[11]在《蜀游杂记》中,齐白石用墨笔涂抹其姓名,故不详。1936年8月20日《申报》有吴秋士的生平介绍,提到1936年春飞赴北平邀请齐白石游蜀,备此一说。
[12]齐良迟口述,卢节整理:《父亲齐白石和我的艺术生涯》,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13]王明明主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第9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252页。
[14]车辐:《车辐叙旧》,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15]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17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47页。
[16]郎绍君:《齐白石的世界》,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第122页。
[17]张颖川编:《成都美术志》,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18]邓穆卿:《成都旧闻》,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年,第44页。
[19]克理:《齐白石入蜀记》,1947年9月2日《大同日报》第2版。
[20]郎绍君:《齐白石的世界》,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第167页。
[21]张次溪:《齐白石的一生》,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70页。
[22]严昌编:《齐白石诗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90页。
[23]邓穆卿:《成都旧闻》,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年,第44页。
[24]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25]1936年5月31日《新新新闻》。
[26]郎绍君、郭天民主编:《齐白石全集》第10卷,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62页。
[27]王明明主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第10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59页。
[28]王明明主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全集》第9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253页。
[29]郎绍君、郭天民主编:《齐白石全集》第10卷,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