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对黄牧甫篆刻学习的确认

齐白石对黄牧甫篆刻学习的确认

鉴于齐白石、黄牧甫都曾师法赵之谦,黄牧甫的某些表现技法与赵之谦颇为相似,容易出现两种误判:一是将齐白石对黄牧甫的借鉴误定为齐白石对赵之谦的学习。一是将齐白石对赵之谦的借鉴误定为齐白石对黄牧甫的学习。现使用考古类型学方法,采集三家印章中“山”字作为比对系数,进行简要排列分析。

首先根据作者的不同分成三类:赵之谦、黄牧甫、齐白石,每类以姓氏大写字母为标识,便于区分统计,其中赵之谦为Z,黄牧甫为H,齐白石为Q。同一作者内部则根据“山”字中间笔画处理手法的差异分类,每类再根据“山”字底部横画弧度的差异分型。每一类型均有特征说明和代表性作品的照片。

标本“山”字的图像均来自公共出版物,其他研究者可通过公开途径检索核对。采样图书分别是《赵之谦编年印谱》(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黄牧甫流派印风》(重庆出版社2011年)和《齐白石印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私人收藏不属于采样范围。

虽然赵之谦(1829—1884)、黄牧甫(1849—1908)、齐白石(1864—1957)在时间上有交叉,但三人在生活、艺术等方面没有交流互动,故排序时不采用共存关系排序法,而是根据“山”字图像异同来细分类型,用于确定相对年代,梳理图像来源。有明确制作时间的印作标注出公元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