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近代著名工程师胡栋朝生平考》简介
《广东近代著名工程师胡栋朝生平考》这本书是由.罗湘君,潘剑芬著创作的,《广东近代著名工程师胡栋朝生平考》共有40章节
1
作者简介
罗湘君,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广州市人大代表,从事文物博物工作10余年,曾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颁发“书香岭南”全民阅读...
2
目录
目 录 作者简介 绪 言 一、选题源起 二、选题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广州与胡栋朝家族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的广州社会 第二节...
3
绪 言
...
4
一、选题源起
胡栋朝(1873—1957),字振廷,番禺人,是近代广东著名的铁路工程师,其大半生都投身于我国铁路工程事业,先后主持勘探川汉、苏浙、闽粤等省铁路,并积极翻译西方...
5
二、选题意义
如此为国家铁路工程与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科学技术人才,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而胡栋朝逝世后遗留下大量手稿则为本研究提供了可能,这些手稿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具有...
6
三、学术史回顾
目前已知最早的有关中国近代铁路史的著作应为1907年英国人肯德出版的《中国铁路发展史》[11]。作者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及问题,对晚清铁路的发展脉...
7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文献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然而,就胡栋朝个人而言,其生平著述多为铁路工程书籍,尚未发现胡栋朝自传一类的文集,并且胡栋朝幼年的历史文献少之又少,现存《黄圃胡氏族谱》...
8
第一章 近代广州与胡栋朝家族
1842年鸦片战争后,广州作为通商口岸而成为资本主义入侵的前沿,鸦片战争使其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西方文化通过广州汹涌而至,并开始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西文化冲突与...
9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的广州社会
广州位于南海之滨,素有华南门户之称,广州建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后再次设置南海郡,郡治番禺(今广州),秦末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拥...
10
第二节 黄埔胡氏家族
黄埔村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传说黄埔宋代已经建村,因村民喜爱凤凰,故此地又名凤浦,也有一说此地早年叫黄圃,因靠近珠江,受泥沙淤积而成陆地,故称黄浦,后随着陆地面积...
11
第二章 胡栋朝的求学生涯
黄埔胡氏家族十分注重族学教育,胡栋朝之父虽然早逝,但家族也在其年幼时即开始培养。胡栋朝少年时期跟随叔父一起到香港学习英文,四年后考入香港皇仁书院,其后又被北洋大...
12
第一节 从皇仁书院到北洋学堂
胡氏是清代黄埔村有名的大姓,有清一代,该家族先后出现了胡璇泽、胡栋朝、胡耀廷、胡国良等绅商巨擘,族人子弟在政商两界均显赫一时,家族影响力遍及海内外。黄埔胡氏之所...
13
第二节 北美留学始末
留学美国远隔重洋,与家人联系不便,这段时期的经历,他更多的是通过晚年回忆记载在《太极拳教授法自序》中。据胡栋朝晚年回忆,1901年,他接到出国通知后即赶赴上海,...
14
第三节 旅欧见闻及其影响
晚清留美学生赴欧洲游学并不罕见,留美学生为了寻求更高的学术追求,在接受美式教育后,又前往欧洲继续进修。与胡栋朝同一期前往美国的王宠佑即是如此,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
15
第三章 胡栋朝与近代工程建设
作为近代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胡栋朝回国后就尽己所学为国效力,从西南边疆到江南水乡,再回到岭南家乡,均留下了这位路桥工程师的足迹。胡对铁路建设十分严谨,他所主持建设...
16
第一节 胡栋朝与川汉铁路
洋务运动后期,“求富”成为洋务派的共识,正如俗话所言“要致富先修路”,铁路工程建设一时间炙手可热,兴办铁路不仅便于商业发展,而且也是与列强争夺利权的有效手段,清...
17
第二节 勘测苏浙铁路
光绪三十四年(1908),胡栋朝离开川路,计划出国游学,却因接到了新的勘测任务,原游学计划暂时搁置。胡栋朝接到的新任务跟各省铁路亏空有关。五月,光绪皇帝曾就各省...
18
第三节 胡栋朝对广东交通的贡献
广东是胡栋朝家乡所在,清末民初政府对于广东也十分重视,作为本土培养的高等人才,胡栋朝十分重视家乡建设。广东为华南出洋之窗口,商贸兴盛。清末民初,胡栋朝曾数次南下...
19
一、勘测闽粤铁路
闽粤铁路为华南交通大动脉,直接关系华南对外交流发展。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胡栋朝勘测苏浙铁路期间,邮传部又电令其勘测闽粤铁路: 邮传部为札行事路政司案...
20
二、整顿广九铁路
闽粤铁路一行并未斩断胡栋朝与广东铁路建设的缘分,国民政府建立后,胡栋朝南下广东,指导广九铁路建设。广九铁路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为息借中英公司债款国有营业[91...
21
三、建议黄埔商埠与粤汉铁路接轨
1935年,胡栋朝眼看粤汉铁路全线通车在即,赶紧呈文省府,请求抓紧建设黄埔商埠,以期实现黄埔商埠与粤汉铁路的完美接轨,“粤汉铁路为南北交通干线,极为重要,现在建...
22
四、公路规划及建设
1923年,胡栋朝任职于广东建设厅公路处,其间完成了韶平公路(由韶关至平石)第一段修建工程。他五十三岁任职于广州工务局,先后担任设计科科长、建筑科科长;1931...
23
第四章 胡栋朝与晚清高等实业教育
1840年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士大夫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逐渐抛弃对西方社会的成见,主张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也使得士大夫开始...
24
第一节 游说绅商助学
甲午中日战争后,自立图强越来越深入人心,清廷对于新式人才越发渴求,铁路工程人才尤是。早在美国求学时,胡栋朝已经认识到国内铁路工程人才的缺乏。光绪三十二年(190...
25
第二节 执教高等实业学堂
宣统元年(1909)四月,胡栋朝勘毕铁路回沪,收到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以下简称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电文:“顺治门太仓馆许弼丞兄函计达,胡君如愿就,拟请作教务长...
26
一、逐渐取消考试前给题目的弊习
胡栋朝担任教务长期间,学堂流行考试前给学生题目,胡栋朝认为这种风气不利于培养学生,不应该继续通融,而应设法改进: 窃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业...
27
二、制定学堂课程
胡栋朝接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教务长时,铁路科为三年毕业,所开设课程较多,各学期课程如下: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经纬几何,平面测量(讲义、绘地图、实验),建筑学理论,...
28
第三节 投身北师大与教育思想之形成
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离开后,胡栋朝受沪宁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总办孙多钰之推荐,就任南京宁湘铁路工程局考工科科长,在宁湘铁路局工作之余,胡栋朝仍心系铁路工程教育,热衷于...
29
一、在北师大的改革
1923年,范源濂就任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关于范源濂就任北师大校长之过程,学界研究很多,兹不赘述[33])。胡栋朝于1923年1月进入北师大任教,“自十二年一...
30
二、形成自身办学思想
自1909年胡栋朝步入教育界以来,其先后在北大、北师大任教,加之留美、旅游游学,他晚年在自传中回忆道:“第三时期自三十四岁,由美洲回祖国入四川,兴办铁路始。溷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