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留学始末

第二节 北美留学始末

留学美国远隔重洋,与家人联系不便,这段时期的经历,他更多的是通过晚年回忆记载在《太极拳教授法自序》中。据胡栋朝晚年回忆,1901年,他接到出国通知后即赶赴上海,晋谒南洋公学张菊生总办,领取了出国治装费二百四十元,定期六月十二日起程赴美。出国领班为陈锦涛与传教士傅兰雅,经费每年一万两白银,计每人一千两(折合美金六百二十元)。十三日后船抵达美国檀香山,二十二日后到达金山大埠,并暂居于此。[38]

到达金山大埠后,胡栋朝“入嘉利宽大学校肄业”,此学校“在半山之中,树木草场均极幽美”,而胡栋朝在嘉利宽大学学习一年之久,即开始实地练习铁路测量,因勤奋好学,其精湛的测量技术颇为学校教授赞赏:

所绘之铁路图,有预备测量平面图、剖面图,安置路轨平面图、剖面图,颇为清爽洁净,而主管教授谓该图为全班之冠,故私心窃喜,以之自己勉力,则倍觉努力。[39]

在嘉利宽大学,胡栋朝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故在嘉利宽大学学习第二年暑假,教授莲多先生推荐他入太平洋铁路公司担任测量员。胡栋朝十分珍惜这次实习机会,他认为“既得实习经验之益,而且每月亦得薪金七十元美金之多,一举而两得也”。[40]

实习过程中,胡栋朝深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他充分利用在美国留学的便利,遍查美国大学工科榜单,“先是查得美国工程大学校之最佳者为康奈尔大学校,位于美国东方,遂禀明盛宫保(盛宣怀),准予前往该校肄业”,因胡栋朝已经在北洋大学堂、嘉利宽大学学习了基础科目,故校方允许他进修硕士学位:

前因在北洋大学堂工程科毕业,其中大学之科目,有研习过者甚伙,且在嘉利宽大学校又更从事研习二年,故在康奈尔大学得诸教授及校长之许可,进而研习高级科目,并须著作毕业研究书一本。[41]

胡栋朝在康奈尔大学主修土木工程科,故在毕业选题方向上,导师建议他以铁路桥梁为题目,而他也不负众望,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比较栓桥及钉桥之功用》(Comparison of Pin Bridge and River Bridge)。论文装订了三本,分别送给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北洋大学图书馆以及南洋公学图书馆。[42]

胡栋朝于1904年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后,又萌发了著书立说的想法,“第四年暑期放假,凉秋九月,收获时期,万物将有成果,余亦应有成果,于是在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搜罗铁路书籍,日夜研习,以三个月时间著成《中国铁路指南》一书”,据胡栋朝自称,写作此书主要是“俾中国人士略知铁路工程之重要”,该书在1904年寄回中国,由上海广智书局印售两千本,后又再版两千本,可见销量十分不错。此书现今也被收录于《广州大典》之中,书的自序中记载了作者写书的初衷与内容,现摘录如下:

铁路之业,创自英国,百年以前,通地球无铁路,八十年以前,欧洲诸国无铁路,七十年以前,美国无铁路,二十五年以前日本无铁路,十五年以前中国无铁路。盖铁路之学,为近世发达进步之学也。我中国前此风气未开,谙铁路之学者,寥寥无几,即工程之名目,建筑之情形,闻其名,想其像,而不知为何物者,亦不乏其人。近则智识渐开,新机初发,士夫之欲研究普通专门学者,比比皆是,而以铁路问题为尤甚,作者亦欲研究铁路学业之人也。故每于暇日,采集铁路工程要端,编区为四章,图式共计九十余幅,以与同志者共研究之。第一章讲论诸项工程,共有八种,铁路利益共有五种,中国已成铁路约计二千余里,将成铁路约计三千余里;第二章讲论欧美诸国已成铁路,并其章程法律,并论铁路公司,铁路检计。此两章为铁路工程普通学识,中国士商所当知者也。第三章讲论开筑铁路测地建桥之法,填基安轨之术;第四章讲论铁路职员,司理责任。此两章为铁路人员,初给学识,铁路学生,所当学者也。至于欲增广见闻,激发志气者,当先读下录数节,何为工程、卫生工程、水利工程、铁路利益、中国铁路、生意司理员责任后半节。至若欲知铁路专科之书,当看卷终铁路专科数目。

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序于美国康里鲁大学堂留学书舍[43]

该书在创作时即针对不同读者群体而撰写,其旨在令更多的中国人认识铁路工程,故书中有专门针对普通学者而创作的铁路工程史方面的知识。此书较为全面地提出了修筑铁路所应注意的问题,也留下了研究索引以备专业学者参考。该书寄回国出版后影响很大,胡栋朝自己也说他被川汉铁路锡良所招纳,很大可能在于其读了《中国铁路指南》一书。

光绪三十一年(1905),胡栋朝研究生毕业,“是年六月二十二日,康奈尔大学校本届大学生行毕业礼,是日,余领受土木工程科硕士学位文凭”。[44]

胡栋朝硕士毕业照(海珠区文博中心藏品,胡仲化先生捐赠)

胡栋朝硕士毕业证[45]

胡栋朝描述,毕业场面十分恢宏,他在美国的中西好友也亲自来电道贺。也就是这一时期,四川总督锡良向胡栋朝抛出了橄榄枝:“中国四川省总督锡良且电聘余回国兴办铁路,盖读过余之《中国铁路指南》也。”[46]康奈尔大学的学习结束,也就意味着胡栋朝求学生涯告一段落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但他并没有立即接受锡良的邀请,原因是“惟其时,余正拟入铁路工厂实地练习,以资阅历,遂覆电辞其聘焉”。胡栋朝也意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七月份到华盛顿时,驻美大使梁诚再次向他传达了锡良的善意,但胡栋朝还是认为“练习亦为求学问、求经历不可少之事”,再次拒绝了邀请,并联系了康奈尔大学教授,请求推荐毕业实习,这次实习期长达一年,工作内容十分充实:

于是七月中旬,前往该公司(编斯云利雅铁路攻速),在公事厅练习三阅月,在野外又练习两阅月。翌年,即1906年1月,又由铁路公司经理介绍,前往美国桥梁公司,在工厂联系制桥及绘图,是年三月,更经桥梁公司制桥工程师介绍,前往波鲁云机车公司,在工厂练习制造机车及设计机件图。[47]

对于这段实习,胡栋朝认为十分难能可贵,他在自传中是这样描述的:“总上三处,练习将及一载,其中铁路管理、桥梁设计、机车制造,均颇有经历,是故练习之时间,良可贵也。”一年的实习时间使得胡栋朝对工程学有了很深的理解,1906年3月下旬锡良派遣胡峻访美请求胡栋朝出山时,胡栋朝“颇为惊讶,明其来意,则谓川督专差其来美聘余,并须偕同回川,兴办铁路等语,余见其词意恳切,义不容辞,遂许诺焉”。锡良三次邀请之后,胡栋朝遂暂时放弃继续实习游学的想法,答应回国相助,是年四月下旬“前赴温哥华埠,乘印度皇后轮船,同行(胡峻)回国”,由此掀起了其勘测建路的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