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顿广九铁路

二、整顿广九铁路

闽粤铁路一行并未斩断胡栋朝与广东铁路建设的缘分,国民政府建立后,胡栋朝南下广东,指导广九铁路建设。广九铁路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为息借中英公司债款国有营业[91]”。此路由中英合作完成,广州至深圳一段由清廷完成,而香港九龙至深圳一段由英方建设施工,该路自光绪三十三年(1907)开工,至宣统二年(1910)接轨通车,路成后双方共同掌管。民国初期,此路受战乱影响日益衰败,“通车二十余年,中间迭经兵燹,复遭意外变故,破坏甚多,业务亦毫无起色,至当事者穷于应付,迄今负债累累”[92],面对广九铁路债务危机,广东政府急需派驻一位熟悉理财的铁路工程专家接手整顿,而胡栋朝无疑是不二人选。此前他担任广东建设厅技正时,即提出了“发展大沙头商业区计划”,通过利用大沙头岛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等优势建设商业设施,这一计划得到粤府省务会议通过,并付诸实施。[93]大沙头商业区计划成功展现出胡栋朝在商业理财方面的优势,加之广九铁路广州首站即大沙头,因此,深受粤府信任的胡栋朝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初临危受命,成为广九铁路管理局代理局长。他接任之时已深刻认识到广九铁路的问题亟须解决,“若不值此稍定时期,认真整顿,长此以往,则更积重难返”[94]

上任之初,胡栋朝把握时机,励精图治,亲自带队视察铁路,并提出了《广九铁路营业发展之计划》,力图扭亏为盈:

日前奉命代理广九铁路局事务,□□□□□日到局视事局务,万端均须待理,而尤以修改章程、整理材料、发展营业三大端为先务,而是三者尤以发展营业为要图,□思营业状况、养路情形,皆为研究考察之要领,遂有出巡之举,定期三月八日上午八时二十分专车出发,同行者有总稽核杨,车务处长李,总务处长曾,机务处长罗以及梁、邝工程司二人,史、李秘书二人,查广九铁路全长一百一十英里,华段八十五英里,英段二十五英里。华段分为三大段,就地方形势而论,则第一、二段多属平□,第三段则多为□□;就工程方面而论,路基颇属完□,枕木之腐坏者已更换七成,行车尚□安稳,惟深圳车站附□□□□□辆经过摇荡不堪,考其缘因,乃因系枕木松坏、碎石不足所致,而桥梁涵洞则保养甚好,即以英段桥梁而较之,亦有所不及,惟车站各处地方台阶砖多属破碎,有失观瞻,应当从速更换。深圳一站系英华接线之处,尤须特别注意。查此站近日□□特别兴旺,将来更形发达。至若英段其间路基、桥梁、涵洞、车站、房屋均皆修理整齐,比较华段似属优胜少许,惟其山洞多、车站阔,洞长有七千尺,轨道有十余行列者,规模颇大,资本颇厚,闻建筑时期已用去一千五百万元港币云。九日上午十时拜访英段总工程司兼总经理白嘉士,晤谈良久,蒙伊设宴款待,礼貌颇为隆厚,旋即同赴机厂车站游观一次。[95]

这段文章源自于胡栋朝手稿《广九铁路营业发展之计划》,主要讲述胡栋朝上任之初深入基层视察铁路的事迹,文中直指广九铁路急需解决的问题——发展营业。广九铁路亏损已久,为了扭转债务,对于广九铁路现状势必需要了解,为此,他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特意撰写了《广九铁路现况及改良计划》,刊发于《工程季刊》。该文从铁路之位置、路线之完成、营业之状况、车辆之往来、票价之数目、机车之近况、客车、货车之车辆、运输状况、招待办法等方面揭示出广九铁路存在车厢浪费、列车废坏、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增加省港直达快车、筹设九(九龙)惠(惠州)联运、加设铁路行李运输、加设接驳汽车、改良各站电话线、改设三合土电桿等改良方案以及加建月台棚盖,修筑车站宿舍,扩大栏棚范围,联络公路运输等一系列建设计划。[96]

这套改良计划直指广九铁路现存问题,并一针见血地提出了解决方案,然而方案中建设基础设施、筹备联运等往往短期内难以迅速见效,为了能快速扭亏为盈,胡栋朝结合实际提出了《广九铁路开源节流办法》,他指出“开源则以增进运输为要图,欲增进运输,必须车辆充足,方能于事有济;但为财力所限,本年只购车底四辆,交本路机厂制造客车,以供客运。现仍继续设法购造,务期足敷发展之用。此外如添设鱼车,承运土丝,加开车次,开投餐车(去年批租全年租银一万五千元,今年开投全年租银增至三万元),开投脚伕(去年批价全年六千三百一十二元,今年开投全年投价增至一万五千六百元),与惠樟公路联运行客,招揽沿路货物,增筑岔道,以利行车,改良大沙头车站(用款三万六千元),设立候车室,以便乘客,等事”[97],以实现开源的目的。他担任代理局长的首年,已与相关单位签订为期一年的客车广告管理协议,其中第九条规定“所有广告必须经广九路机务处长或其代表人指定方位,派人安装工费由广告公司自理”,第十条规定“所有广告牌,广九路只任保护,无论因何毁损、遗失,广九路局概不赔偿”,第十一条“凡遇停辍客车,五天之内不减租费,五天以上按照租值减租”[98],通过精细化管理客车的广告,无疑亦为局里增加了收入。至于节流办法,他认为“用人则须各有充分职务,尤不得挂名领薪”,通过精简人员、缩减开支以实现节流,以期一劳永逸地解决铁路亏欠的状况。事实上,经过胡栋朝大半年的努力,1933年广九铁路管理局的收入较1932年增加了十六万三千余元。

除了发展营业外,修改广九铁路章程也是胡栋朝十分关心的问题,中英双方签订新约的过程正是由胡栋朝负责向省政府详细报告。广九铁路由中英双方共同修建,中方所建铁路远远长于英段,但在利益分配上英国占了百分之三十五之多,为了进一步争取中国利益,胡栋朝上任后积极推动修约。1933年,广东省府委任“胡栋朝、李卓波、胡继贤、李禄超、钱树芬为广九路修约委员”[99],英方派出“政务司、国家律师及广九英段局长汉嘉等三人为代表”[100],谈判工作在次年七月完成,《申报》对此有详细记载:

广州通讯、广九铁路修改合约谈判,自在香港由中英双方代表团开数度会议后,业经将该路直通快车利益分配,改为华方占百份之七十二,英方占百份之二十八,比较以前六五与三五之比率,今后我方获益增加百份之七。此外,这次所开会议,关防甚密,中英双方代表对所讨论之问题,均守秘密,直至二十五日,双方在港经最后谈判,始将新约中英文字增删就绪,修约会议乃告一段落。所有关于该路联运之定义,技术合作及行车细则各点,均于草约上详为订定,再经中国代表草介福,英方代表获架加以审查,一切手续均告完毕,并将草约印成六份,由双方代表携返,呈各该当局核阅。如不再修改,则二十八日,可望将草约签字。草约签字之负责人,中国代表为铁道部代表张慰慈、广九路局长胡栋朝、粤汉南段路局长李仙根,英国代表为广九路英段局长获架、港政府法律顾问堪士、邮务司布连。草约签定后,将来再由中英政府正式签订,始成正式合同。(七月二十六日)。[101]

七月二十六日合同正式签订,“广九路修约谈判终结,定二十六日签草约,转双方政府签字,一月后可生效(二十六日专电)[102]”,正式合约八月份公布,内容如下:

广九新约概要

新约有效期间定为五年

广州通讯广九路修约谈判至上月底已告一段落,铁道部代表张慰、莫介福二氏于本月二日北返,向铁道部覆命,并携返草约,以备呈由行政院通过。大约十月一日,中英双方当可履行新约。粤代表李纪根、胡栋朝、胡继贤等亦已由港返粤,由胡氏向省政府报告草约签订经过。兹将该新约内容摘要录下:

(一)车利分配。以前我方占六五,英方占三五,现改为我方占七二,英方占二八;

(二)车辆之供给。以前我方供车四辆,英方供车一辆,现则依照车利之多寡,为车辆供给之分配;

(三)以前车辆之供给,如某方不敷调用时,得租用他方车辆,除付租金外,尚须遵缴罚款,罚款数额较之路费多一倍有奇,现则将罚款条例取消;

(四)以前如遇意外事变,以致停车,须由发生意外之一方负责,现此条取消,改为如有意外发生,以致停车,双方不负赔偿损失之责;

(五)全路若某一方桥梁毁坏,以致出事,则所受损失应由某一方负责;

(六)当陈炯明主粤政时,东江军事扰攘,致该路停车数月,其时英方根据前约要求赔偿损失费百余万元,经此次谈判,将英方此项要求勾销;

(七)草约一俟双方政府正式签字,定十月一日起实行,以五年为有效时间;

(八)此次谈判并未涉及与他路联运等事。(三日)[103]

从合约来看,其对中方利益有了较大挽回,在利益分配上中国的利益得到一定保证,为中国争取到了一定的权益,并且新约的签订,特别是车辆分配与突发性事件处理上,更加彰显了公平,有利于广九铁路的营运发展。广九铁路经过胡栋朝的整顿,不但夺回了利权,维护了国家利益,而且提高了运行效率,进一步推动了广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