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规划及建设
1923年,胡栋朝任职于广东建设厅公路处,其间完成了韶平公路(由韶关至平石)第一段修建工程。他五十三岁任职于广州工务局,先后担任设计科科长、建筑科科长;1931年,他担任广东省建设厅技正。[107]今天广州市越秀区、海珠区的马路,绝大部分亦由胡栋朝主持兴建,如惠爱路(今中山四、五、六路)、永汉路(今北京路)、长堤大马路等。此外,他通过亲身考察,为广州的公路规划及建设提了很多建议。例如有《审查停筑朝天纸行等街马路案意见书》[108],考察了朝天街、米市街、诗书街、纸行街筑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另有《条陈发展大沙头商业区计划》[109],直接推动了大沙头的开发建设,胡栋朝规划了大沙头各马路,亲自测定各马路中线,直通大沙头的东山马路由原7.35尺扩宽为18.288公尺。可惜,由于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大沙头未能如计划建设为商业娱乐区。
铁路是近代文明发展的产物,胡栋朝建设铁路一直秉持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川汉铁路到苏浙铁路、广九铁路,胡栋朝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秉承着铁路为民众谋福利、为区域谋发展、为社会谋福祉的思想理念去建设每一段工程,充分运用自身的知识文化去推动近代中国铁路工程事业前进。作为广东走出去的留洋学生,胡栋朝对于家乡的贡献很多,除了为家乡勘测铁路,挽回权益外,还积极为家乡公路建设及城市规划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注释】
[1]如黄权生、罗美洁:《清末宜昌川汉铁路建设小考》,《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黄权生:《清末宜昌川汉铁路建设原委及李稷勋考》,《长江文明》,2013年第1期;李宏旭:《川汉铁路线路变迁论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
[2]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锡良遗稿:奏稿》,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39-340页。
[3]谢撼澜:《近代列强对中国铁路利权的疯狂掠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6期。
[4][英]肯德:《中国铁路发展史》,李抱宏译,北京:三联书店,1958,第124页。
[5]连振斌:《锡良与清末新政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第59页。
[6]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锡良遗稿:奏稿》,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339-340页。
[7]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锡良遗稿:奏稿》,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454-456页。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为请饬胡栋朝迅速赴川事》,《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案汇编》(第29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222页。
[9]胡栋朝:《太极拳教授法自序》。
[10]胡栋朝:《太极拳教授法自序》。
[11]胡栋朝:《中国铁路指南》,《广州大典》第37辑第44册,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第537-590页。
[12]《川督锡良奏请编修胡峻仍派日美两国考证实业学务片》,《申报》,1906年1月17日,第14版。
[13]黄权生:《清末宜昌川汉铁路建设原委及李稷勋考》,《长江文明》,2013年第1期。
[14]胡栋朝:《太极拳教授法自序》。
[15]胡栋朝致菊生先生信,一九零一年(原文献为苏州码“丨夕〇丨”)元月十二号。
[16]《工程学生不能留粤》,《申报》,1906年8月11日,第4版。
[17]胡栋朝:《太极拳教授法自序》。
[18]胡栋朝:《太极拳教授法自序》。
[19]胡栋朝致胡雨岚信,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四日。
[20]詹天佑可能很晚才收到书信,他12月5日给胡栋朝回复《致成都商办四川省川汉铁路工程司胡栋朝》:“你十月初一发自汉口的信已于日前收到,欣闻你正在前往成都从事铁路修筑工作……关于定购材料,如系购自国外和大宗购进者,我们通常是招标,并为此提出规范,然后在一定时期开标,凡条件最适合者得标。我感到在中国市场上,同样质量的美国材料,在价格方面竞争不过欧洲材料。对于一般材料,我们交给代理人去办。我们的机车和车辆均系唐山工厂制造,所用材料大多从英国购进”,可见胡栋朝此前应该是就工程物资问题向詹天佑有过交流,载《詹天佑日记书信选集》,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第105-106页。
[21]胡栋朝致胡雨岚信,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四日。
[22]胡栋朝:《计开号数嚜头TCHLSL》,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四日。
[23]胡栋朝致胡雨岚信,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24]胡栋朝致胡雨岚信,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
[25]《度支部主事杜德舆爲川汉铁路事呈都察院代奏折(三续)》,《申报》,1907年10月14日,第10版。
[26]胡栋朝致胡雨岚信,二十四日。
[27]胡栋朝致春华信,五月二十二日。
[28]詹同济:《詹天佑日记书信选集》,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年第105页。
[29]胡栋朝:《蜀境川汉铁路宜何地开工论》,《申报》,1908年8月29日,第6版。
[30]《调查:记铁路工程师陆君耀廷川汉路线捷径考》,《广益丛报》,1907年第128期,第1页。
[31]原文为“莫充一是”。
[32]胡栋朝致陆耀廷信,十一月初四日。
[33]胡栋朝日记:民国元年四月十六日。
[34]胡栋朝:《川路工程师胡栋朝勘路报告》,《重庆商会公报》,1908年第91期,第1-3页。
[35]胡栋朝:《川路工程师胡栋朝勘路报告》,《重庆商会公报》,1908年第91期,第3页。
[36]李宏旭:《川汉铁路线路变迁论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
[37]《度支部主事杜德舆爲川汉铁路事呈都察院代奏折(三续)》,《申报》,1907年10月14日,第10版。
[38]胡栋朝致陆耀廷信,十月初四日。
[39]陈剑:《试述清末川汉铁路公司的“大股东——以利用股东会抗争为视角”》,《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40]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锡良遗稿:奏稿》,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456页。
[41]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锡良遗稿:奏稿》,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560页。
[42]胡栋朝:《蜀境川汉铁路宜何地开工论》,《申报》,1908年8月29日,第6版。该文同时发表于1908年《四川》第1期。
[43]四川留学同乡会致胡栋朝信,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初十日。
[44]四川留学同乡会致胡朝栋信,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初十日。
[45]陈剑:《试论清末川汉铁路公司的大股东——以利用股东会抗争为视角》,《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46]胡栋朝致胡雨岚信,六月十八日。
[47]经盛鸿:《詹天佑与清末民办川汉铁路》,《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48]李宏旭:《川汉铁路线路变迁论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
[49]川路董事局致胡栋朝信,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50]《邮部派员勘察各省商办铁路北京》,《申报》,1908年10月29日,第4版。
[51]《度支部主事杜德舆为川汉铁路事呈都察院代奏折(三续)》,《申报》,1907年10月14日,第10版。
[52]《邮部派员勘察各省商办铁路北京》,《申报》,1908年10月29日,第4版。
[53]胡栋朝致胡雨岚信,九月三十日。
[54]胡栋朝:《禀报邮传部栋到沪日期》,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日。
[55]胡栋朝等致江苏铁路公司信,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八日。
[56]胡栋朝:《江苏铁路勘路报告》,光绪三十四年。
[57]王晓华、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第31页。
[58]王同愈、王清穆、张謇、许鼎霖致胡栋朝信,光绪三十四年冬月十九日。
[59]仲一虎:《近代江苏铁路交通研究》,2008届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0]詹天佑至胡栋朝信,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61]施肇曾、窝法尼得士:《海清铁路说帖》。
[62]施肇曾、窝法尼得士:《海清铁路说帖》。
[63]胡栋朝、蔡传奎:《谨将勘查清徐杭甬两线大概情形缮具简明说帖恭呈宪鉴》。此手稿共两份,内容大致一样,其中一份为初稿,没有署名。
[64]沈雨梧:《浙路风潮》,《历史教学》,1985年第3期。
[65]茆萌:《唐文治年谱新编》,2013年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6]沈雨梧:《浙路风潮》,《历史教学》,1985年第3期。
[67]《奉邮传部铁路局梁局长来函》(梁士诒致胡栋朝信),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六日。
[68]王逍:《绅商在浙路风潮中的两重性》,《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
[69]胡栋朝、蔡传奎:《谨将勘查清徐杭甬两线大概情形缮具简明说帖恭呈宪鉴》。
[70]胡栋朝、蔡传奎:《谨将勘查清徐杭甬两线大概情形缮具简明说帖恭呈宪鉴》。
[71]胡栋朝、蔡传奎:《谨将勘查清徐杭甬两线大概情形缮具简明说帖恭呈宪鉴》。
[72]胡栋朝:《谨将考验路工各节按照训条详列于后录呈钧鉴》。
[73]胡栋朝、蔡传奎:《大人阁下敬禀者窃委员等奉》,十一月十九日。
[74]胡栋朝、蔡传奎:《大人阁下敬禀者窃委员等奉》,十一月十九日。
[75]胡栋朝、蔡传奎:《大人阁下敬禀者窃委员等奉》,十一月十九日。
[76]《札调部差遣工科进士胡栋朝》,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77]《奏为续行派员查勘福建、潮汕、新宁、惠潮铁路恭折仰祈圣鉴事》,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日。
[78]《第十四号电稿禀报履勘清徐日期》,光绪三十四年。
[79]胡栋朝、蔡传奎:《谨将勘查清徐杭甬两线大概情形缮具简明说帖恭呈宪鉴》。
[80]胡栋朝:《拟致梁局长辞书》。
[81]胡栋朝:《致铁路局梁局长函名士诒号燕孙》。
[82]《上海实业学堂电邀教席》,宣统元年。
[83]《十四日复电》,宣统元年。
[84]《六月二十一日邮传部来电》,宣统元年。
[85]据胡栋朝嫡孙胡仲化介绍,胡栋朝日记和手稿散佚了部分。目前记录勘路事宜的手稿较完整的仅有《勘路文件第一本》及《勘路报告第二本》。
[86]《查办福建潮汕兴宁惠潮各路工程情形报告》,《交通官报》,1910年第7期。
[87]执之:《清末官办的邮电刊物——〈交通官报〉》,《中国邮政》,1990年第3期。
[88]郑煦致胡栋朝信,五月初七日。
[89]《查办福建潮汕兴宁惠潮各路工程情形报告》,《交通官报》,1910年第7期。
[90]胡栋朝:《潮汕铁路调查报告》。
[91]胡栋朝:《广九铁路现况及改良计划》,广州:《工程季刊》,1933年第二期,第64页。
[92]胡栋朝:《广九铁路开源节流办法呈文》,广州:《工程季刊》,1934年第二期,第97页。
[93]胡栋朝:《胡栋朝条陈发展大沙头商业区计划》,《广东建设月刊》,1932年第一期,第61-71页。
[94]胡栋朝:《广九铁路开源节流办法呈文》,广州:《工程季刊》,1934年第二期,第97页。
[95]胡栋朝手稿:《广九铁路营业发展之计划》。
[96]胡栋朝:《广九铁路现况及改良计划》,广州:《工程季刊》,1933年第二期,第76-98页。
[97]胡栋朝:《广九铁路开源节流办法呈文》,广州:《工程季刊》,1934年第二期,第97页。
[98]胡栋朝手稿。
[99]《粤省府委定广九路修约委员》,《申报》,1933年6月20日,第7版。
[100]《广九路修约谈判下月初可开始》,《申报》,1934年6月26日,第3版。
[101]《广九铁路修约谈判结束》,《申报》,1934年8月2日,第10版。
[102]《广九路修约谈判结束,昨日签订草约》,《申报》,1934年7月27日,第9版。
[103]《广九新约》,《申报》,1934年8月8日,第10版。
[104]胡栋朝:《粤汉铁路与黄埔商埠接轨呈覆省府原文》,广州:《工程季刊》,1935年第三期,第39-40页。
[105]此黄埔商埠位于今黄埔区渔珠码头一带。
[106]《黄埔支线明冬完成》,《申报》1936年9月18日,第8版;《黄埔支线即将通车》,《申报》,1937年8月2日,第4版。
[107]胡栋朝:《填写简历表项》,1951年4月25日。
[108]胡栋朝:《审查停筑朝天纸行等街马路案意见书》,《工程季刊》,1923年第三期第三四卷,第89-92页。
[109]胡栋朝:《条陈发展大沙头商业区计划》,《广东建设月刊》,1932年第一期第一卷,第6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