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讲述,以形象的画面帮助幼儿掌握如何讲清一件事
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一些有因果关系的图片他们已经能看懂了,我们给的图片要人物形象简单、突出,情节一目了然、色彩鲜明。
另外,我们家长要明白的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于语言的掌握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如成人。为了让孩子对讲故事感兴趣,我们不妨先为孩子开个头,然后让孩子编故事的中间或结尾。在编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编不下去了,家长要立即想办法启发他,帮助他编下去,但应注意尽量不要使幼儿受成人的想法所限制,要让幼儿自己去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家长在和孩子看图编故事时,首先要了解孩子喜欢听什么故事,其次是图片和故事要生动、有趣。一般来说,孩子最喜欢听的故事有三类:
一是经典儿童故事。
它可能是小神仙的故事、小动物的历险,或者是一些神话、寓言。这些故事虽然已经耳熟能详,但寓意深远,讲这类故事,能让孩子受益匪浅,且我们讲这类故事,要注意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可以使孩子感受到现在与过去的关系。
二是父母小时候的趣味故事。
讲这类故事,能让孩子对父母小时候的事有更多的了解,能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增加彼此感情。但是,父母必须很坦诚地描述,切不可弄虚作假。尤其是父母自己要具有较好的感受表达能力。
三是即兴之作。
这类故事虽然很随性,但也有一定的模式,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概念,如孩子、小动物或矿石、果菜,然后让孩子根据这些形象进行创造,给出合理的情节,但结局一般是圆满的,孩子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我们要注意,让孩子即兴讲故事,最好带有寓意,与社会价值有关联。实际上,训诫或教训若能以奇妙的故事方式表达出来,孩子最易接受。
作为父母,要知道,我们的孩子首先是用耳朵“阅读”,因此,家长最好能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儿童朗读故事,可以是晚饭后或睡觉前。父母的朗读必须咬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且富有感染力,朗读不能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可根据故事情节增添一些形容词或象声词,培养儿童的倾听能力。
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鼓励他们多讲故事,不但可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育,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也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还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一个爱编故事的孩子,不但思维敏捷,口语表达清楚连贯,与人沟通方面也会更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