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特点

5~6岁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特点

5~6岁学前期是孩子从幼儿园小学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此时的孩子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求知欲增强

这个时期,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非常强烈,不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现象的了解,而是要追根究底,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不停地追问一些问题,完全就像个好奇宝宝,比如“人为什么要吃饭?”“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什么使空气流动?”“什么是空气?”等。

而且,他们的问题不拘一格,涉及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他们喜欢学习,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或技巧后会感到满足,而且喜欢和别人分享他们学到的知识。

2.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比如,你给孩子一幅秋天的图画,他能根据树叶颜色变黄、飘落下来、果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等图画的细节进行分析,推断出是表达秋天的图画。

另外,在观察图画时,5岁以后的儿童不再是漫无目的地看,而是能够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

此时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够根据概念进行分类。给儿童一些画有车、苹果、小猫、桌子等物体的图片,他们就能够按交通工具、水果、动物、家具等概念进行分类;也掌握了整体与部分的包含关系,能够正确回答“动物园里是动物多呢,还是大象多呢”一类的问题;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比如“为什么出门要打雨伞?因为下雨了”。

3.注意力发展

在注意力方面,这个时候的儿童会采取各种方法使自己保持对某一件事情的专注。比如,他们为了控制自己用眼睛盯着需要注意的事物或事情,会用两只手捂住耳朵防止被杂音干扰等。

4.记忆力提升

在有意记忆方面,儿童在跟随老师复读数字串时,一边听老师读,一边自己默默地跟着念。在识记字形或其他不熟悉的形状时,他们会利用联想以帮助记忆。

5岁以后,儿童在记忆一些具体事物时能够按类别记忆。例如,任意给出的一些事物,如苹果、卡车、香蕉、猫、狗、公交车等,在延迟回忆时,他们会这样说出来:苹果、香蕉、卡车、公交车、猫、狗等。

5.拼读能力提升

这个时期的儿童能够背诵全部的声母表,听指令能指出字母。他们也会尝试看着图片读书,能认识一些常用的字。6岁学龄前期的儿童尝试大声地念简单的书中的内容。

6.开始了解人物职能和自己所在的环境

此时期的儿童了解了一些有关人物的职能,例如,医生是给人看病的,护士是给病人扎针的,老师是教学生的,农民是种地的,画家是画画的等。

他们熟知了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环境,如生病了要去医院看病,想吃糖了要去超市购买,要到动物园才能看到大象和猴子,汽车坏了要去修理厂进行修理,头发长了要去理发店理发等。

7.时间知觉能力发展

时间知觉能力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和其他认识能力的高度发展,所以对于儿童来说是较难掌握的能力。5~6岁学龄前儿童开始能辨识一日之内三个较大时间单位的时序——上午、下午、晚上,能按顺序说出一周之内的时序。但他们对一日时间的延伸“昨晚”“明早”这些相对性的时间概念,明显低于对一日之内时序的认知,要到7岁时才能掌握。

8.数学能力提升

关于数学方面的技能,儿童在序数概念、基数概念、运算能力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孩子5岁前,当我们考问他们加减法时,可能要算半天或者答不上来,但 5~6岁以后,会通过口诀算出来。比如,当问他们8+3等于多少时,他们会从较大数字的基数值开始把数字相加(如8、9、10、11)。尽管学龄前儿童除了数数策略和最小策略以外,还会使用其他的规则来加减数字,但是这些方式几乎都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另外,在5~6岁的时候,他们尽管从没有上过一节正式的语法课,但可以使用大多数的语法规则,讲话非常像成人。

他们对天气的变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晴天、阴天、刮风、下雨等。

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例如,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他们会说“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有陌生人给糖的话,他们不会吃;看见一些不安全的东西,会告知大人。

总之,5~6岁的孩子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我们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这一认知特点,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