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的的引导,让孩子爱上读书

有目的的引导,让孩子爱上读书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进入阅读敏感期后,图书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这一时期一般出现在4岁半至5岁半之间。此时他喜欢我们给他读书,也喜欢自己看书。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时机,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和正确的阅读习惯。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故事中的妈妈是怎么教育女儿的:

“我在一家上市公司主管,平时很忙,但生了孩子以后,我还是把一部分精力放到了家庭上,尤其是孩子到了5~6岁的时候,更要抓孩子的教育了。女儿今年6岁了。年初,我就和她爸爸商量,谁有时间,就要带女儿去图书馆。刚好,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倡议孩子多读书的活动,这一下子激发我将带孩子看书提上了日程。

“以前我是在北京读大学的,第一次上古代汉语课,教授说他这辈子第一次去首都北京,最难忘的不是天安门,也不是长城故宫颐和园,而是首都图书馆。他说当他一走进首都图书馆的大门,立刻就被知识的力量震慑住了,浩瀚的知识的海洋把我们映衬得如此渺小。

“这个周末,我带女儿来到了图书馆,‘学无止境’,这就是图书馆给我们每个人的感觉。

“刚到图书馆门口的时候,女儿就表现出十分的兴奋,不错,小家伙对读书不排斥。来到图书馆,我先办了读书卡,然后对女儿说:‘妞妞,进到图书馆里面一定不能大声说话,因为叔叔阿姨们都在安静地读书学习,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你要像楼下的小妹妹睡着了那样轻轻地走小声地说。’女儿用力点点头‘嘘’了一下。

“看了一下图书馆的布局图,我发现儿童读物在三楼。走到三楼阅览室,我再次对女儿‘嘘’了一下,女儿非常配合,静静地随着我穿过一排又一排的书架,最后找个位置坐了下来。小家伙找到自己喜欢的读物后,就乖乖看起来。

“到下午五点的时候,我提醒女儿该回家了,她才不舍地离开图书馆。我问女儿有什么感受,她说:‘妈妈,以后我们可以不可以自己盖一个图书馆,里面好多好玩的东西。’我知道,我们这一次图书馆之行起作用了,女儿爱上读书了。”

这位妈妈的做法是明智的,她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陪孩子一起读书,相信她的女儿以后一定会自信、健康地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在阅读敏感期就爱上阅读呢?又怎样指导孩子阅读呢?当然,这重在引导。

1.为孩子规定,每天最少阅读10分钟

任何习惯的养成最少需要21天,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如此。一开始,我们可以带领孩子阅读,当孩子养成习惯以后,就会把阅读当成每天的精神食粮了。

2.为孩子创设支持性的阅读环境

首先,家长应该对孩子的阅读敏感期的到来感到高兴,对孩子“痴迷”地看书给予理解和支持,并让幼儿知道自己的阅读活动是受到父母允许和赞同的。其次,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个专属的阅读区。

3.懂得鉴别,为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最佳读物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书刊,并不是什么书目都是适合儿童阅读的,真正有品位、适合鉴赏的并不多。

约翰逊医生说:“一个人的后半生取决于他读到的第一本书的记忆。”因此,父母一定要很小心地把第一本书放到孩子的手里。如果一本书不值得去阅读,就不要过于强调儿童阅读的数量,甚至可以不让孩子去阅读,那样只会让孩子装了一肚子的书,却解决不了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所以,父母们引导孩子让他们熟悉并喜欢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要浪费时间阅读垃圾文字。

4.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方法

当儿童年纪还小、无法识别很多文字的时候,要教孩子带着感情阅读,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父母可以选择大号字体印刷的书籍,或者指着文字大声朗读,来帮助孩子们阅读。父母在读书的时候孩子会跟着进入书中的情节,很快孩子就会认识很多生字,并独自阅读。

5.理论与实际结合

为了增强和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建议家长们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认知结合起来。在和孩子一起读过海洋动物书后,就可以带他去海洋馆看看海豚、海豹到底是什么样子;看过植物书后,则可和孩子一起去野外认识各种可爱的植物。这样就可以使阅读变得很有趣,孩子的读书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其实,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家长要知道想让孩子读哪类书,还要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按照家长的期待爱上读书。书中自是知识的海洋,当你的孩子爱上阅读以后,他对于自我修养、气质的培养也自然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理解,气质也就能由内而外散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