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冷静处理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冷静处理

作为父母,我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培养出品格和性格好的孩子,为此,在家庭教育中,一些父母发现孩子的行为稍稍有点偏离正轨,就怒火中烧,甚至气急败坏,认为孩子学坏了,必须严加管教。其实,孩子任何不良的品质都和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父母,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习惯,那么,我们有必要冷静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问题。

曾经在某所贵族学校,有个女孩被学校老师称为“暴力女孩”。她喜欢召集学校的一帮女生欺负自己“看不惯”的女生甚至很多老师,后来她被学校开除,她坦承自己这种坏品行和自己的父亲有关。

原来女孩的父亲是一个暴力主义者,母亲在家里一点地位也没有。在她6岁那年,她原本是去邻居小朋友家玩,但出门不久,发现忘记带东西了。当她准备进家门时,却在门缝里看见父亲将母亲压在地上使劲打。女孩气急败坏,冲上去就揍了父亲一拳,但打了父亲以后,那晚上她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一整晚,脑海里不断重复上演所看到的那些画面。女孩从此性情大变,一步步堕落。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爸爸给女儿上了一场“暴力课”。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行为习惯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然而,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开始,改正不好的行为习惯,也要越早越好。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5~6岁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期,这一期间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如何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

有人说过,只有不成功的父母,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家长无论想把孩子培养成牡丹还是富贵竹,都要根据孩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因势利导。同样,孩子行为出现偏差,也不能不问青红皂白暴力处理,而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冷静下来,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到: